12月20日,正值澳门回归25周年纪念日。正在澳门科技大学酒店管理专业读研的南通女孩、梅庵琴派第五代传承人、高级茶艺师郑宇鸿身着蓝色旗袍,用古琴深情演绎了一曲《七子之歌——澳门》上传网络平台,为澳门的发展送上别样的祝福。“希望更多澳门的年轻人爱上古琴、茶艺等中华传统文化,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更多青春力量!”24岁的郑宇鸿说。
琴音袅袅传濠江
在澳门,郑宇鸿每每展露古琴才艺总能迎来一片赞叹声。
去年11月,“典耀中华 传承文明”第八届中华经典诵读港澳展演交流活动走进澳门科技大学,身着一袭汉服的郑宇鸿深情演奏了一首沉静旷远的古琴名曲《流水》,不仅征服了在场师生,还吸引了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聚焦报道。
郑宇鸿与古琴的情缘,还得从2018年说起。“那一年,我们全家人一起去看了一场在南通市文化宫举办的古琴音乐会。其中,梅庵琴派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倪歌老师演奏时优雅娴静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我,我当即找到主办方要到她的联系方式,决定拜师学艺。”彼时,18岁的郑宇鸿正在江苏旅游职业学院读书,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启了古琴学习之路。
或许是天赋使然,在倪歌众多弟子中,勤奋刻苦的郑宇鸿很快脱颖而出,琴技愈发精进,先后在南通博物苑举办的“香约盛世”——中国传统香文化特展、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文博中心举办的“琴韵箫声弄流水”濠滨癸卯仲春雅集等文化活动中演奏古琴。2021年6月,在梅庵派古琴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仪式上,郑宇鸿正式拜入梅庵派门下,成为梅庵琴派第五代传承人。
去年9月,郑宇鸿带着心爱的古琴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读研。“从来到澳门读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谨记师父的嘱托,立志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的澳门同胞能够了解和喜欢古琴文化。”为此,郑宇鸿第一时间报名加入了澳门科技大学中乐团。令她惊喜的是,乐团的澳门籍指挥黄建伟就曾学过古琴,对她的加入非常欢迎。学习之余,郑宇鸿积极参加乐团的各类演出,不仅收获了一大批“粉丝”,还有不少同学主动找到她学艺。在她的带动下,她所在的澳科大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就有4名同学成为“古琴发烧友”,并在她的帮助下,能够较为熟练地弹奏《关山月》《秋风词》等数首古琴名曲。去年11月,在澳科大“只此芬芳”校园音乐欣赏专场活动中,郑宇鸿弹奏了一曲古朴典雅又充满激情的古琴名曲《阳关三叠》,收获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去年10月22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四周年、澳区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第三届理监事就职典礼暨欢迎晚宴上,郑宇鸿应邀担任古琴演奏嘉宾,再次深情演绎了古琴曲《流水》。演奏完毕,不少政协委员纷纷起身鼓掌,并主动走到她身边交流古琴艺术。“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澳门同胞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更加坚定了将植根于长江流域的梅庵古琴文化绽放濠江的信心。”郑宇鸿说。
学业精进绽芳华
今年是郑宇鸿攻读酒店管理相关专业的第9个年头。从南通旅游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到盐城师范学院,再到澳门科技大学,无论是中专、大专、本科,还是研究生,郑宇鸿始终对酒店管理专业情有独钟。
“澳门科技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我读本科时有幸通过保荐渠道被澳门科技大学录取。” 郑宇鸿告诉记者,除了全英文授课外,澳科大在课堂教学时尤其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堂课都会让学生上台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最近,我们就以‘全球民宿酒店的发展趋势’为主题,围绕经营模式、装修风格、服务理念等内容展开研讨。老师让我们分成小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国内外一家民宿酒店展开话题,要求小组中至少有一名成员必须住过这家民宿,并结合切身感受讨论该民宿的优缺点。”由于学习刻苦,截至目前,郑宇鸿的每门课程都是A。
今年6月,郑宇鸿在福布斯五星级酒店——澳门美狮美高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我在2019年就通过了高级茶艺师考试,所以很顺利地应聘了美狮美高梅酒店餐饮部茶艺师的实习岗位。”郑宇鸿介绍,来酒店消费的客人来自全球各地,这也成为传播中华茶文化的极佳契机。实习期间,她负责在餐厅的茶吧为客人泡茶或进行茶艺表演。她回忆,有一次,一名香港客人在喝到她泡的普洱茶后赞叹有加,直言他在香港从未喝到过这么好喝的普洱茶,“后来他还专门跑到茶吧和我握手。得知我来自内地,他用粤语道谢后,又专门用普通话向我道谢”。
实习期间,全球知名酒店的规范化管理也给郑宇鸿上了生动一课。“我见识到了福布斯五星级酒店餐饮和前厅SOP流程如何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比如,茶吧除了茶艺师外,还有其他服务人员,需要每天早晨提前备茶,确保茶叶、蜂蜜等食材新鲜安全。这个流程做完后,就会有一个工作标签上边注明该流程操作人员的工号,一旦食材出了任何问题,可以第一时间通过工号找到责任人。”
明年7月,郑宇鸿即将从澳科大毕业。“随着多国落地免签政策的实施,未来国内酒店行业会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郑宇鸿透露,研究生毕业后,她计划回到南通,把自己所学贡献给家乡,“我会做两手准备,在南通从事酒店管理工作,或者到高校担任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为家乡培养更多优秀的酒店管理人才,助力南通旅游业的发展”。
情系澳城谱新篇
19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陪同下来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同学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亲切交流。
作为澳门科技大学的学子,郑宇鸿对于习主席的到来激动万分。“18日下午,我就和同学一起在教室里看直播,当看到习主席和夫人一起走下飞机踏上澳门土地的那一刻,我们都激动得欢呼起来!”
“作为一名在澳门读书的内地学生,我感觉特别自豪。在澳门读书一年多的时光,让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文化,感受了澳门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在‘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下,澳门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郑宇鸿说,现在很多澳门人都会说普通话,对内地的发展也非常了解,让她倍感亲切。
澳门城市虽小,但街道干净整洁,交通规范有序,让郑宇鸿印象深刻。“很多街道的斑马线并没有红绿灯,但汽车都会清一色礼让行人,在这里找不到‘路怒症’人群,让我特别有安全感。”她告诉记者,和家乡南通一样,澳门的文化氛围也十分浓郁,比如,几公里就有一家图书馆,馆内每天都能看到安静读书的人,并且没有一个在打瞌睡;澳门人也喜欢体育锻炼,居民区健身器材配备齐全,“我们宿舍楼下就是海边,每天凌晨五六点,都有澳门当地人早起跑步”。
除此之外,打卡带有异域风情的澳门建筑,品尝葡式蛋挞、牛杂等澳门特色美食,给郑宇鸿的学习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如果内地朋友来澳门玩,我更建议他们去本岛逛一逛,可以吃到不少性价比高的美食,也能沉浸式体验澳门本地人的生活。”郑宇鸿笑着说。
最近,郑宇鸿还打听到一个好消息:澳门当地也有知名的古琴家,她希望有机会能够以梅庵琴派第五代传承人的身份与澳门琴人做一些文化交流。“下一步,我计划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在自媒体平台上传播古琴文化,让更多的澳门年轻人爱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郑宇鸿这个00后女孩认为,文化是内地与澳门交流的最好纽带,未来她还计划尝试将古琴与粤剧、粤曲进行跨界融合,以更潮流时尚的表达方式,与澳门青年携手弘扬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冯启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