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乡村文化人

日期:12-20
字号:
版面:第A07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康传广

“各位父老乡亲,今天下午2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有一场万里千家文艺演出,请大家准时前来观看。”不久前,海安市滨海新区范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微信群发布通知。当天下午,村里的男女老少准点准时来到现场,欣赏着该区圆梦演出团带来的文化盛宴。团长万怀春的二胡独奏《珊瑚颂》,让村民们听得如痴如醉。

万怀春退休前是海安市角斜镇文化站、沿口文化站站长,1989年江苏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2022年海安市“滨海新区好人”。

万怀春,1949年1月28日出生在上海,随打工的父母在上海生活8年。1957年,父母积极响应国家精减城市人口的号召,把万怀春送到家乡江苏海安农村。1970年,他在李堡中学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当了4年的测绘兵。在部队,他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4年,万怀春光荣退伍,被大队看中,成了大队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万怀春平时喜欢舞文弄墨,唱歌跳舞、琴棋书画样样都来,很快被公社组织委员和公社书记看中,1976年,把他调到沿口公社文化站工作。

一年365天,万怀春全泡在文化站。一进入腊月,大家忙过年,他却忙着创作排演节目,冒着严寒到全乡演出。1994年8月30日,《南通日报》以《平凡而坚实的步履》为题,报道了这名省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的感人事迹。

进入文化站之后,万怀春笔耕不辍,投入社会主义群众文化工作,二胡、笛子、风琴、锣鼓样样精通。1978年至1997年,他创作并表演的《海安花鼓灯》《到角斜来》《民歌联唱》《一行青菜》《没事真的没事》《农家乐》《好事多磨》《少女之春》等歌舞、小品获得海安文艺汇演演出奖。

2010年,万怀春光荣退休。他说:“我是共和国同龄人,见证了祖国发展,我要用毕生的力量,用文化去感染每一个人。”

万怀春说到做到,退休后,他参与海安角斜红旗民兵团建团35年、40年、45年、50年庆典活动的策划,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好评。自组建圆梦演出团的14年来,万怀春带领团队演员在农村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先进文化,为党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鼓劲加油。他组建的演出团队多次被评为海安市“优秀演出团队”,2023年,他个人还被评为海安市“优秀乡土文化能人”。

作为共和国同龄人,万怀春感恩党和国家对他的培养之情。2020年,他代表滨海新区总工会参加市“我和我的祖国”职工征文活动,创作的《说说去上海的事儿》荣获一等奖。万怀春还参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寒暑假培养村里的孩子读书学习。2023年8月,《中国火炬》杂志刊登了他撰写的《在寻访好人中培根育苗》文章,用理论和实践关心下一代工作。

2021年7月1日,万怀春和他的团队率领沿口、新坝、老庄等5个村200多个村民跳着民间传统的龙舞、花鼓舞等进行表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次日,中央电视台多个频道播出行街盛况的新闻。

“幸与祖国同成长,文化自信永远在路上,我将为之不懈奋斗。”75岁的万怀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