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新
入冬了,越冬的鸟儿们回来了。连日来,南通的爱鸟人士纷纷晒出朋友圈:在通州湾水域拍到疣鼻天鹅。
(12月17日本报3版)
南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处处都是候鸟的落脚点、栖息地。这几年,我市不断优化资源禀赋,改善生态环境,鸟种数量持续增加,黑嘴鸥、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频频光顾,此次疣鼻天鹅“一家三口”现身通州湾,这是鸟儿用翅膀为南通生态环境“投票”的生动写照。
南通“观鸟这边风景独好”,就在于生态环境越来越美。而要让南通成为观鸟胜地,就必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仅在鸟类迁徙通道、停歇地以及湿地公园建设上使劲用力,而且在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中下更大功夫,为鸟类的繁衍生息搭建“安乐窝”。
今天的南通,随着人们法治思想、生态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鸟圈”:不猎捕、不买卖鸟类,不打扰、不亵玩鸟儿,自觉抵制“食鸟诱惑”,及时科学救治伤鸟、病鸟……在此基础上,一方面要依靠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用法治与德治织密织牢护鸟保护网;另一方面要通过组织观鸟邀请赛、开展“国际爱鸟日”“爱鸟周”宣传等,让更多的人关注鸟类、爱护鸟儿,人人争做爱鸟卫士、个个当好护鸟先锋,用爱和责任共同守护好这些联系人与自然的“信使”。
人鸟和谐、不见不散,把这样的“好风景”转化为“好钱景”,要进一步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大力发展“观鸟经济”。于此而言,在加快建设一批科普场所、观鸟项目的基础上,要围绕“鸟”这个主题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举办系列主题活动,并把科普知识、视觉艺术、文学、音乐等链接融合起来,打造食、住、行、游一条龙观鸟产业链条,为文旅业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