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娟
过冬,适合于南方,也总是回忆满满。时隔3年,“小伙伴”群又一次出发,继续为那特有的欢乐记忆增加素材,一如洞察了季节无情而不肯就范的大雁,不惜远行万里也要去寻找春天。
放下行李,华灯初上。汕头的美食隐隐地诱惑着我们。
牛肉火锅当仁不让拿下第一顿。负责做攻略的小伙伴精挑细选了一家百年老字号。吊龙伴、匙仁、匙肉……一盘盘名字陌生的肉,经过特制的汤底一滚,怎一个嫩字了得。每细细咀嚼一下,获得感浪潮般席卷全身,把所有的鸡零狗碎扫得一干二净。
或许还不过瘾,逛好汕头小公园,赶紧把夜宵搞起来。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只要是当地的特色,都得尝一尝。于是,热情地和当地人聊天,只为获得可靠的情报。确认比较可靠后,一拨人欢天喜地走上了珠江路。边走边看,射出去的眼神像是经过凹透镜的聚焦,看哪儿就哪儿热乎。逛吃逛吃,如果说海鲜粥像熨斗一样把你的胃熨烫得服服帖帖,那么各种生腌则会让所有的消化酶拉起横幅列队欢呼。吃一口鱼生,鱼生最好吃;吃一口虾生,哇,虾生最好吃……结论不断被更改,大家还不断点头赞同,不带丝毫犹豫。
到了潮州还能泛舟西湖,着实是意外之喜。提起西湖,大家都会联想起杭州,殊不知福州、惠州和潮州也都有西湖。潮州西湖始于唐代,原先与韩江相连,唐朝时筑了北堤,把它与韩江切断,形成了长而宽阔的大湖。现在,潮州西湖是一处免费开放的公园,与繁华热闹的潮州古城相邻。
八个人分坐两条脚踏船,一顿猛踩后渐渐远离码头,仿佛就远离了红尘俗世、烦恼千丝,一任流水载浮载沉。两船人突然孩子般来了兴致,玩起了打水仗。用手撩起的水能有多少呢?!但大家还是玩得津津有味,尖叫连连。疯够了、闹够了,时间慢慢静下来。湖面宁静,时不时有憋坏的鱼儿跃出水面,惴惴不安透上一口气。天空宁静,偶尔有一朵闲云,久久地徘徊。湖两旁树木葱茏、团团浓荫在湖面上映出怡人的碧绿。荡到绿荫里,仰起头,天空就在头顶慢慢流转……
西湖往东,过了几条巷子,一座座牌坊缓缓铺陈开来。任时光荏苒,它们在原地述说着前世今生。对着几百座牌坊,仿佛对着另一个世界。中西合璧的骑楼,各色店铺层层叠叠:潮州三宝、潮绣、陶瓷、功夫茶,还有各种美食,跟着熙来攘往的人群走走停停。
南澳岛漂浮在外,东海南海以它为界。上岛要经过9公里长的跨海大桥,为了用足用好过桥费,我们一会儿从左车窗往外张望,一会儿从右车窗往外张望,舍不得眨眼。对于海边长大的我,看着别人家大海一望无际的蓝,还是忍不住为它点赞。
有海就有岸线。南澳岛沿着它的海岸线布下了几个打卡点。一棵树,就叫它“孤独的树”,整树文艺范的叶子默默遥望远方,不时伤心飘零;一面墙,写上“四海”两个字就不是简单的墙了;一口井,称它为“宋井”,又增加了厚重的历史感。
有海就有灯塔。红红的长山尾灯塔、矮矮胖胖的钱奥湾灯塔、冰激凌造型的三囱崖灯塔,都被我们又托举又拿捏,统统收进手机里。
有海就有沙滩。沿着观海栈道,一边是山一边是海,让你忘了自己的存在。随意走下一个沙滩,脚底松松软软,海风拂起长发还有裙角。夕阳西下,南海温润的风在海面上吹出细细的浪,一层一层不急不慢地拂过来,带来整个银河系的温柔。落日给云彩勾上金边,给海面撒上斑斓的波光。闪闪烁烁中,内心不禁升起一股强劲的风,鼓满了我的帆,推着我奔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