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我们来到常州,参观瞿秋白纪念馆。
瞿秋白纪念馆坐落于常州市钟楼区延陵西路188号,分为两部分:北半部是瞿秋白故居,南半部则是纪念馆本身。
瞿秋白故居由瞿秋白的叔祖父瞿赓甫等在光绪年间捐资修建,是典型的旧时江南院落,黑瓦白墙,宛如一幅水墨画,古朴雅致。步入大堂,一座瞿秋白的雕像映入眼帘,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他身后的墙壁上书写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梢”几个大字,彰显了他不平凡的一生。瞿秋白的卧室位于最里间,被子和枕头与父母的无异,但不同的是,他的床边摆放着一张大课桌,桌上置有文房四宝及一盏煤油灯,由此可见,瞿秋白是个勤勉好学之人。
随后,我们步入纪念馆,馆内庄严而肃穆,最深处矗立着一座瞿秋白的雕像,旁边是一面党旗,象征着他伟大的共产党人身份。纪念馆采用环形结构,从左至右,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依次展现了他短暂而悲壮的一生。瞿秋白一生追求真理,忠于共产主义理想,即便在生死关头也毫不动摇,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为真理献身的崇高境界与大无畏气概。
瞿秋白的一生虽然短暂,仅有36载春秋,但他对党的忠诚与勇于担当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1)班 江羽萌
指导老师 张晓辉
清炒土豆丝
今年的暑假,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学会做一道菜。第一次学炒菜,自然少不了一位老师,她就是我家的大厨——我的妈妈。今天要炒的菜是清炒土豆丝。
首先,妈妈拿出两个土豆,我负责将它们洗干净并去皮。妈妈在一旁监督,不时指出哪里没削干净。经过一番努力,土豆皮终于削净,土豆变得像两颗光滑的石子。
接下来要切土豆丝了。妈妈从橱柜里拿出一个神器——擦丝器。我轻轻地将土豆按在擦丝器上,快速地来回擦动,圆圆的土豆很快就变成了一堆细长且硬挺的土豆丝。妈妈告诉我,把土豆丝放入水盆中浸泡一会儿,可以去除土豆上的淀粉,这样炒出来的土豆丝会更加爽脆。之后,再将土豆丝倒入沥水篮中沥干水分,准备工作就算完成了。
然后正式开始炒制。根据妈妈的指导,我小心翼翼地往锅里倒入菜油。油在锅中“滋滋”作响,油面上冒出一个个小泡泡。准备倒入土豆丝时,我高高地举起盛有土豆丝的篮子,生怕油溅到身上。妈妈提醒我:“你拿得越高,油溅得越远!”听到这话,我更加紧张了,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我闭上眼睛,迅速地将土豆丝倒进锅里。顿时,噼里啪啦的声音响彻耳边,我手忙脚乱地拿起铲子在锅中不停地翻炒土豆丝。几分钟后,土豆丝变软并呈现出金黄色,仿佛镀上了一层黄金。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放入适量的调味料并翻炒均匀,然后将清炒土豆丝盛入盘中。香喷喷的清炒土豆丝就这样新鲜出炉了。
通过这次实践,我不仅学会了制作清炒土豆丝这道菜,还深刻体会到了妈妈每天做菜的辛劳。
海门区能仁小学四(3)班 季诗涵
指导老师 黄建英
夏天的雨
夏天,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而雨,则是夏天不可或缺的调味剂。清晨,当我推开窗户,一阵细腻的雨丝轻轻拂面,仿佛是大自然温柔的呼唤。
起初,雨只是稀稀疏疏地落下,像牛毛、像花针,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衣。随着时间的推移,雨声渐渐密集起来,仿佛是天空在倾诉。雨滴变得越来越大,如同夏姐姐纺出的银丝线,密密麻麻地斜织着。
雨中的景象更让人陶醉,雨滴落在湖面上,激起一圈圈涟漪,雨水沿着屋檐流下,形成一道道小瀑布。远处的马路上,车辆如同断断续续的音符,在雨中奏响了一首首温柔的乐曲。行人匆匆而过,留下水花飞溅,带起一地的光影变幻。
渐渐地,雨声开始减弱,雨势也由大变小,最后,雨停了。我走出家门,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新,仿佛是大地的呼吸,让人感受着雨水为大地带来的滋润与生机。
夏天的雨,是大自然的恩赐,也是诗人笔下的灵感源泉。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1)班 施瑶翊
指导老师 张晓辉
雨
如果你要写雨,那么就不能只写雨。
如果你要写雨,就不能只写雨。
要写阴云密布,雷声轰鸣。
要写小鸟低旋,蚂蚁迁居。
要写淅淅沥沥,继而倾盆。
要写汽车飞驰,溅起朵朵水花。
要写大街小巷,花伞朵朵盛开。
要写亭台楼阁间,人们品茶吟诗。
要写小雨积水,大雨成河。
要写雨后天空如洗,彩虹高悬。
它是大自然的馈赠,
是四季更迭的信使。
我轻轻触碰它,细细聆听它。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1)班 李彤
指导老师 张晓辉
蜗牛的日记
今天,天气晴朗,我背着我的小房子继续旅行。太阳暖洋洋地洒在我身上,真是太舒服了!
中午,我路过一片美丽的花园。花园里的花朵五彩斑斓,有红的、粉的、黄的,还有紫的,真是美不胜收!我看见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热情地与我打招呼,我好羡慕蝴蝶拥有可以自由飞翔的翅膀。
走着走着,我还遇到了小蚂蚁在忙碌地搬运食物。我好奇地停下脚步,观察了它们一会儿。真是勤劳的小蚂蚁,它们团结协作的精神令人钦佩。
夜晚,我们仰望美丽的星空,星星一闪一闪的,仿佛在向我们眨眼睛。我们躺在小房子里,一边分享着一路上遇到的趣事,一边规划着明天的行程,最后甜甜地进入了梦乡。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5)班 卞语彤
指导老师 顾淼焱
游上海世纪公园
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个既能领略自然风光,又能感受人文气息的好地方——上海世纪公园。
上海世纪公园坐落于浦东新区,占地面积约3.41平方公里,是上海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
烈日炎炎的暑假,我和家人走进了世纪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公园内栽种了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春天,樱花盛开,宛如粉色的云朵洒落人间;夏日,绿荫蔽日,湖水清澈,微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秋季,银杏叶金黄,仿佛置身于金色的世界;冬天,雪景如画,别有一番韵味。
公园内的湖泊是世纪公园的一大亮点。湖水碧绿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树木。沿着湖边小径漫步,能够感受到一份宁静与惬意。
世纪公园不仅自然风光旖旎,还融入了丰富的人文景观。公园内矗立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建筑,如上海科技馆、世纪广场等,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此外,公园内还配备了儿童乐园、健身设施等,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求。周末或节假日,公园还会举办各类活动,为游客们增添更多欢乐。
总之,世纪公园是上海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玩、休闲。大家快来亲身体验吧!
海门区能仁小学四(3)班 孙宇辰
指导老师 黄建英
失而复得的飞轮
周末傍晚,我们一家人来到小广场散步。
爸爸给我买了一个荧光飞轮,只需将扣子用力一拉,飞轮便“嗖”地飞起,闪着五彩斑斓的荧光升向夜空,美不胜收!我兴奋得哇哇大叫,拼命追逐着飞轮。
“啊!”我突然惊呼。原来,飞轮飞得太高,卡在了樟树枝上。我的心情瞬间从云端跌落,沮丧至极。爸爸见我垂头丧气,走过来安慰道:“遇到困难要冷静思考,办法总比困难多!”
听了爸爸的话,我顿时精神焕发。我环顾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一根两三米长的棍子,连忙跑去捡起。
然而,当我举起棍子时,却发现根本够不到树枝上的飞轮。我恳求爸爸帮忙,站上他的肩头,再次举起棍子尝试。眼看棍子即将触及飞轮,可总是差之毫厘。
“实在不行就放弃吧,我再给你买一个。”妈妈安慰道。我心有不甘,边往回走边苦思冥想。猛然抬头,我发现广场旁有一片野竹林,顿时计上心来。我和爸爸迅速跑去折下几根竹子,将它们捆扎在一起,制成了一根长长的“竹棍”。我利用这根“智慧竹”,轻而易举地将飞轮从樟树枝上“敲”了下来。
看着失而复得的飞轮,我得意洋洋。爸爸说得对,办法总比困难多!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1)班 张茗博
指导老师 张晓辉
神秘的埃及文化
妈妈推荐我去上海观看一场名为“金字塔之巅”的展览。听说展览的文物都是从埃及博物馆借来的,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我们如期抵达博物馆,步入展厅,发现工作人员都身着古埃及的服装。刹那间,我仿佛穿越时空,来到了三千年前的古埃及世界。
我们观赏着各式各样的展品,真是大开眼界。回想起曾在书中了解过的古埃及历史,有一位被誉为埃及武则天的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在此次展览中,我有幸目睹了这位女法老的跪像。
为了更近距离地了解这位女王,我奋力挤入参观的人群,却又被人群挤了出来。哈哈,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对古埃及文化充满热爱。
在众多展品中,最吸引我的当属那幅迈尔的个人宣传壁画。壁画上的人类姿势被夸张地扭曲,他们似乎受到了某种诅咒,又仿佛在竭力将自己的身体伸展至极限。妈妈解释道:“这是通过艺术手法在平面上夸张地表现人类的行为。”我静静欣赏,仿佛身临其境,随着壁画中的人物一同舒展身姿,心中暗自赞叹:“这幅壁画太能彰显古埃及人的审美观念了。”
这次古埃及文明大展,从天空到地下,从动物到木乃伊,从文字到艺术,真是让我赞叹不已。
海门区能仁小学三(1)班 张怡然
指导老师 张晓辉
荡秋千
星期六下午,风和日丽,小红和小明兴高采烈地前往公园荡秋千。
小红迫不及待地坐上秋千,双手紧紧握住绳子,呼唤小明来帮忙。小明赶紧走到小红身边,拉直绳子用力往后拽,然后猛地一松手,秋千便在空中荡了起来。就这样,秋千越荡越高,小红感觉自己仿佛要触碰到天边那柔软的云朵了!空中回荡着他们银铃般的清脆笑声。
荡秋千真是开心极了!
海门区能仁小学二(2)班 姜琛皓
指导老师 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