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梦家诗集》 签赠本

日期:12-11
字号:
版面:第A13版:书香       上一篇    下一篇

◎任安书

《梦家诗集》,陈梦家著,1931年1月,新月书店发行。陈子善收藏了初版的毛边本,“版式装帧也朴实大方,封面毛笔题签‘梦家诗集,志摩署’,扉页毛笔题签‘梦家诗集’四字无落款,不知出自何人手笔”,但陈子善推测“也许是作者自署”。稍早注意扉页题字问题之人是张泽贤,所著《中国现代文学诗歌版本闻见录(1920—1949)》认为,“扉页的字看起来是陈梦家自己所题,字体颇有个性特色”,继而又在《中国现代诗集(1920—1949)》上集之中改称,“陈梦家自题扉页,字体颇有个性”。不过,从起初的怀疑到稍后的确认,张泽贤并未说明理据为何。

据南京图书馆旧藏初版《梦家诗集》的签赠本,扉页题签“送给佩德,梦家,廿年一月十二日,南京,大寒有雪”。比对字迹以后,当知“梦家诗集”的确是陈梦家手笔。“佩德”不详其人。而在扉页前的环衬之上,另有一处写于1939年2月的“梔桁”签名,或许是此书递藏者所为,不仅笔势颇有个性,就连字面也很独特。1939年4月至7月间,《南京新报》先后刊载过多篇署名为“刘梔桁”的短文章,两者应该是同一人。

短文章之一的《诗与想像》认为,“诗因为具有最经济简短的形式,所以写作者非把作品经过一种压缩作用!这中间的文句和语汇的构造,非经过最高度的凝练和正确的剪裁,决不容许有点微渣滓的存留。另外把灵感有力地渗透在行列间,所以成为文艺部门里最健美的形式——短短的数行便能刻划出一个具体而含有奔放情感的意境。这种经凝结和锤炼的文学形式,若不借重想像,便决难有好的收获”,却不像是门外汉讲行家话。陈梦家自认为《梦家诗集》是“在没有着落的虚幻中推敲”,因而有着许多想象,遗憾的是,那位梔桁未在这册《梦家诗集》之上留下眉批旁注,也就无从具体领会其所说的“诗尤其离不开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