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在北京市北海公园等热门景点看到多个“谢绝商拍”的告示牌,上面还附有投诉电话。对此,不少网友表示支持,认为日渐增多的商业拍摄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游览体验。
(12月10日上游新闻)
“谢绝商拍”合情合理
□徐刚
热门景点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商拍喜欢的取景地。近年来,以网红打卡、婚纱摄影等为目的的拍摄活动,在各大旅游景点屡见不鲜。这些拍摄往往伴随着长时间的场地占用、大量人群的聚集以及嘈杂的拍摄指令,严重干扰了其他游客的游览节奏和体验。因此,游客要求控制“商业拍摄”的呼声很高。
热门景点作为公共资源,其首要功能是满足广大民众的游览需求,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的场所。商业拍摄的增多,不仅影响游客体验,还可能对景区的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造成潜在威胁。一些拍摄团队为了追求特定效果,可能会无视文物保护规定,擅自触碰或移动文物,甚至可能因过度使用道具、灯光等而对景区环境造成损害。所以,对于热门景点来说,无论是直接向商拍“说不”,还是对商拍进行必要的限制都是合情合理的。
与其“禁止”不如管理
□江德斌
近年来,商业拍摄呈现增多的趋势,一些拍摄团队为了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往往选择在热门景点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拍摄活动。然而,此类商业拍摄活动往往过度占用公共资源,对其他游客游览体验造成严重影响。此前,故宫博物院、颐和园、天坛等景区均已明令禁止未经允许的商业拍摄,既是为了防控风险,保护景区内古建文物、自然风光,亦可杜绝商拍干扰,保证其他游客改善旅游体验。
景区与其一味“禁止商拍”,不如采取柔性化管理,平衡游客拍摄需求和方便景区管理。景区可以适当修改“商拍”管理规定,实施分类管理。人数较少的个体化商拍不用报备,可以自由拍摄,只要不扰民即可。至于商拍机构、团队则必须报备,并采取淡旺季弹性管理制度,旺季时严格限制大型设备入场,且只能在规定时间、场地进行商拍;淡季时可以携带大型设备,但不得长时间占用场地,严格禁止扰民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