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 洪善宽
继承先烈遗志,永葆红色初心,坚持48年收集整理党史资料130多卷、上千万字;自筹经费自办家庭党史展览室;十多年来,义务宣讲450多场,受众近3.5万人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关工委先进个人”、南通市“四讲四有”党员标兵、南通市“四强”型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南通好人”、启东市“老干部发挥作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这就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启东市合作镇老共产党员、红色宣传达人朱永继。
1949年5月,朱永继出生于启东合作镇的一个军人家中。父亲朱德明早年加入华野29军,1949年10月24日参加金门战斗,不幸牺牲。朱永继从未见过父亲,但父亲的一张烈士证、党和政府给予的特别关怀照顾的印象,从小就牢牢铭刻在他心中。为此他将名字从锦云改成永继,彰显了他一生的心愿。1970年12月,他服役来到了舟山,在艰苦环境中勇于磨炼自己,入伍仅4个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连队标兵。怀着对党的忠诚、对父亲和老一辈革命英烈的崇敬,他特别喜爱党史和革命史的学习和资料的收集,1976年复员回乡,拎回来的是满满一提资料。
2009年退休后,朱永继把全部精力倾注在党的知识宣传上。他把积累了近50年的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党史资料整理成档。这些资料大多是在1976年退伍后任职的启西卫生院期间所积累的。当年工作之余,他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学习搜集党史和时事政治资料上。日积月累,聚沙成塔,资料剪贴逐渐从起初形成的《伟大历程》《领袖伟业》《毛泽东传》《周恩来传》《朱德传》,到党的第二、三代领导人《邓小平传》等,以及《开国元帅》《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再拓展到现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当年的85卷扩展到现在的135卷,达上千万字,还有相关藏书1000多册。
2013年,他腾出一间住房,创办了启东市第一个家庭党史馆。从党的早期发展、开天辟地的一大成立,一直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详尽地体现在一卷卷的档案中、一面面的墙壁画板上。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为了满足学习需要,他又将两间祖屋翻建,扩充了展览空间。11年来,先后接待前来学习的党政机关干部、中小学生、退休老同志和各界人士5万多人次。
朱永继在建好党史馆的同时,还不忘结合各种活动走出去宣讲,成为全市第一个民间党史专业宣讲员。宣讲对于年已花甲的他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他不畏艰难,认真钻研演讲艺术,从开场、结尾,立论、举例,到语音、表情等艺术要点入手,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宣讲风格。在庆祝建党90周年的“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的宣讲中,翔实的史料、声情并茂的讲述使得他连讲11场,场场爆满。十多年来,无论是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还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他都会带上自制的展板展图,受邀走进机关、学校、工厂和乡村进行广泛宣讲。2021年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中,他带头交上特殊党费1500元,并在全市范围内宣讲党史86场。大家都赞誉他的宣讲“大道理融合小道理,身边事映衬国家事,通俗易懂,入心利行”。
朱永继创办的家庭党史馆,犹如一台辐射器,村镇党史村史室、老干部活动室、关工委工作室、网格宣传室和“‘老兵·红色印迹’朱永继工作室”相继在此授牌成立,资源共享,相互促进。
作为一名共和国同龄人,退伍不褪色,离职不离党,以一名老党员、老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不断践行着他“继承遗志 永葆初心”的庄严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