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旭元
经过三个月的“休养生息”,8月1日起,黄海部分海域开始解禁,迎来“小开渔”。8月的第一个周末,我接到朋友阿贵电话,邀请到射阳黄沙港,随小渔船出海观海,看捕鱼。“大海啊故乡,是我生长的地方”,是我小时候最喜欢也最常听的一首歌,尽管多次去过海边,但这次和以往不同,深入到海里看捕鱼,既感神秘也十分向往。
今年天气格外炎热,申时,我们来到黄沙港外的射阳入海河道码头,渔民阿蔡已经在那儿迎着了。勤劳而朴实的阿蔡今年50岁左右,是村里有名的渔民。岁月在他脸上布满了痕迹,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眼睛却炯炯有神,闪烁着对大海的热爱。
“你们今天坐我的快艇,好好到海里转转,体会一下与众不同的感受。”
我们面面相觑:咦,说好的坐渔船到海里看捕鱼的呢?
“哦,我们这边渔船清晨5点就出海了,这会儿渔网已经布置好了,正等着收网呢。”阿蔡见我们愣在一旁解释道,“等会儿到了海里,应该能看到好多渔船,也能买到新鲜的带鱼、梭子蟹等。”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听从安排,依次在快艇上坐好,穿上救生衣。
射阳河的河水略显浑浊,河道很宽,一旁矗立着射阳港发电厂——江苏沿海第一座火电厂。
快艇飞速地往大海里游去,河风夹杂着海风向我们裹挟而来,人一下变得爽快清凉起来,忍不住要引吭高歌:“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条河流……”
“很平淡啊,和我们在千岛湖里坐快艇差不多呢。”“哈哈,老哥,不急,这才哪儿到哪儿。”阿蔡笑着拍拍我的肩膀,“放心,等会儿有刺激的呢!”果然,随着海况变化,快艇开始剧烈颠簸。我只能紧紧抓住船舷,生怕被甩到海里去。
海水先是黄绿色,继而绿色,慢慢地变淡蓝色。快艇不断地掠过一些小渔船,偶尔看见远处的大货轮徐徐驶过。天上的云儿懒散地游走,时而遮住午后的阳光,给我们带来丝丝凉意。海上风儿轻柔,海面波光粼粼,此时大海显得温顺安然。
向远处望去,海天相接,漫无边际。小时候总会想一个问题,世间的河流以及雨水都将流入大海,大海是否也会不足或满溢。阿蔡渐渐松开油门,快艇慢慢地停了下来,随波荡漾。
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广阔。我听着海浪温柔地呼吸,看着云朵飘来飘去,心情也随之松弛开阔起来,生活中纠结波澜和名利之念此刻被一一抽离。静静地眺望着大海,如同和多年的老友默默相对,你懂我的言外之意,我懂你的欲言又止,便意相处,无言也暖。
阿蔡慢慢又启动快艇,继续向大海深处飞驰,此时已看不到渔船了,只有茫茫无际的大海,海水渐渐变蓝,天空也变成灰蓝色,慢慢地,天和水成了一样的颜色,苍茫一片,只觉得,海越来越大,船越来越小,我们心里陡升起未知的神秘与恐惧,双手牢牢抓住座椅后背。一叶孤舟,孤单无依,独自在海里航行。
“哈哈哈!你们不要担心,这也还是近海,离真正的大海还早呢。你们如果想返航,我随时掉头。另外,我这艘快艇有导航有定位,和岸上的人一直保持着联系。”阿蔡见我们从欢声笑语到沉默不语,看出了我们的心思。
“哦哦,我手机这会儿还有信号呢。”阿贵说。
大伙儿心情顿时放松下来,又开始有说有笑了。
下午六点,快艇迎着风飞快地返回,和渔船交汇时,激起层层大浪,打湿我们风中飘起的发端,引来阵阵尖叫。阿蔡用手朝着渔船老板比画着长方形和圆形的动作,对方用摆手和点赞做回应。我们不解,问阿蔡啥意思。“长方形是带鱼,圆形是梭子蟹,摆手是今天没有,点赞是有货。噢,这是海里的语言。”
“要不要买几条新鲜的海鱼尝尝?”阿蔡笑问。
“太好啦,妥妥滴!”我们异口同声地欢呼。
阿蔡朝着刚刚点赞的渔船开去。船舱里有好几筐梭子蟹,以及不少的鲳鳊鱼、带鱼、小黄鱼、海鲈鱼、皮皮虾……“渔民就是靠海吃海,也靠天吃饭。”阿蔡笑着说,“每天出海,也不知道能打多少鱼。单调的生活看似枯燥和辛苦,但也有意思和挑战。看着满船的渔获,那种喜悦感和成就感是无法描述的!”阿蔡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我们买了一筐梭子蟹,几斤皮皮虾,还有几斤带鱼和鲳鳊鱼返程,途中一会儿戏水,一会儿拍照,一会儿嚎叫着酣畅淋漓的旋律。发电厂的烟囱在远处耸立着,俨然是渔船归航的灯塔,此时远处的夕阳在天边徘徊,迟迟不肯落下,似乎是想和我们一起笑语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