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走,到丁所吃羊肉去

日期:12-08
字号:
版面:第A08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康传广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丁所羊肉”在海安出了名,入冬后,三朋四友总是喜欢来一句“走,到丁所吃羊肉去”。

据说,丁所羊肉起初由一个姓汤的人家搞起来的。又说还有个王家。老汤祖传杀羊,有两个儿子,只知道叫汤大、汤二,至于叫什么名字,我从来没有考证过。前几年,我们几个文友或者几个同学每年入冬以后总会去丁所吃个十顿八顿。丁所羊肉何以出名?20世纪70年代,《南通日报》“广玉兰”副刊刊载过王其银先生写的《丁所羊肉》。那篇文章介绍了丁所羊肉的由来以及良好的品质和制作方法,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影响。今年,王其银先生写了篇《再说丁所羊肉》,让我从里面找到丁所羊肉出名的诀窍。

王其银先生退休前是海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对丁所人文研究很透,出版过许多专著。对丁所羊肉的研究也不赖。他在一篇文章中介绍说,丁所羊肉的好首先是羊源要好。丁所靠近海边,过去东北部的三仓、唐洋、弶港以及李堡、角斜、老坝港一带多草田,老百姓养羊把羊往草田里一赶,让它们边吃边溜达,到晚上才赶回来,这种羊的身子骨和气血与拴在家里圈养的不一样……丁所的几家有名气的羊肉店羊源大多来自这些地方,因此制作的羊肉品质自然高出一筹。其次,羊肉制作讲究家族传承。“白切羊肉”与“红烧羊肉”不一样,不是一般人家想做就能做好的。羊肉店里都有股羊膻气味儿,虽说羊肉好吃,也能赚钱,却不是所有人家都愿意开羊肉店的。何况杀羊,剖羊肚,加上分割、漂洗、蒸煮等,有一整套流程,每道工序都有讲究,尤其是煮出来的羊肉要烂而不糊、熟而不腻,其火候的把握、生熟度的控制等是真有些技艺的……这就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在传承中不断总结、完善、改良。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吃开始讲究起来,汤大、汤二的羊肉已经满足不了消费者。于是,丁所街上经营羊肉的酒店开始多了起来。继汤大、汤二后,10多年前,有个叫缪峰的宰羊户就在丁所农贸市场门口开了一家羊肉店,还带了个徒弟小季。徒弟小季是个90后,脑筋活络,“趁”师傅师娘去南通照应孙子的机会,把师傅的店盘了下来,干脆注册了个“丁所羊肉”的店号,生意非常火爆。而缪峰看到小季的发展后又动了重新开店的心思,于今年,在丁所街上择地开了个“缪峰羊肉店”。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丁所羊肉也在微信朋友圈、抖音里火了起来。丁所有个叫“周记羊肉”的饭店,把白切羊肉放到互联网上,不仅如此,还与角斜镇的“麻虾奶奶”结伴,到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大小商店和庙会等地方,打起锣、跳起舞,开上了直播,羊肉通过电商做得火爆。周记羊肉还做起了慈善,经常把一个叫“海安顺平”的网红的母亲接到店里来吃羊肉、喝羊汤。可谓将推销丁所羊肉的种种招数都用上了。汤大的姑娘汤霞也不甘示弱,在抖音上拿着羊肉“手舞足蹈”,吊起人的胃口。

丁所是李堡镇的老集镇区,为了做大丁所羊肉的产业,当地政府可谓动了不少心思。前几年,李堡镇着力打造丁所古镇,投资数千万元,把丁所老街修旧如旧,古色古香,与丁所羊肉的推介相得益彰,外地游客来不仅能品尝到丁所羊肉的美味,更能领略到千年古镇的风采。到了晚上,丁所街上人流如织,人们漫步在大街上欣赏丁所老街美丽的夜景,流连忘返。

这个冬天,吃上丁所的白切羊肉、烤羊等,着实是一种享受,更能够让你御寒护胃。不过,来吃丁所羊肉时,不要忘了亲朋好友,可以通过快递把真空包装的羊肉邮寄给他们,让他们共同品尝丁所羊肉的美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