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讯 6日,由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最大直径高铁盾构机——沪渝蓉高铁崇太长江隧道“领航号”掘进至第1500环,到达3000米大关。该隧道由沪杭铁路客专公司建设、中铁隧道局施工,项目建成运营后,将实现高铁穿越长江不减速的壮举。
沪渝蓉高铁是南通“八龙过江”规划中落地实施的第6条过江通道,采用“北桥南隧”形式过江,一桥(崇启公铁长江大桥)一隧(崇太长江隧道)均创业界纪录。作为沪渝蓉高铁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是目前世界上独头掘进距离最长(11.325千米)、盾构直径最大(15.4米)、过江设计时速最高(350公里/小时)、长江水下最深(89米)的高铁隧道工程。隧道全长14.25千米,其中盾构段长13.2千米,由“领航号”盾构机(总长约148米,总重约4000吨)承担主要掘进任务。
面对诸多挑战,项目管理团队科学谋划、精心组织,“领航号”盾构机创造了单月掘进718米的纪录,平均每月掘进600米。中铁隧道局科研团队通过深入钻研攻关,打造了“智能感知、智能设计、智能预制、智能掘进、智能安装、智能构筑、智能环控、智能运输、智能管控”等九大智能建造技术成果,形成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将智能化理念和技术深度嵌入崇太长江隧道建造全过程,并在崇太长江隧道项目中常态化应用,同时该技术体系在2024年11月18日上海召开的土木工程技术创新与智能建造学术研讨会上以《中国盾构/TBM隧道智能建造蓝皮书》的形式面向全行业发布,得到了谢礼立、何华武等20余位院士的肯定。
记者彭军君 通讯员刘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