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不一样的“最美”菜场 老城里有了新服务

日期:12-05
字号:
版面:第A04版:南通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轻松舒适的购物体验。摄影陈嘉仪

在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口,“如城如果”的特色主题摊位十分醒目。无花果、萝卜皮、老酱油……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当地特色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全部来自如城街道35个村(社区),打通了特色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直通车。”如皋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钱钰璐介绍,如城街道在同步推进“如画”乡村景、“如意”农文旅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和发展区域特色农业资源及产品,弘扬非遗文化,打造绿色有机品牌,孕育出独具如城特色的“如果”系列IP。在她看来,在菜市场设置摊位,不仅是一个宣传城市的对外窗口,也可以拉近城市与外地游客的距离。

采访中,不少当地市民都将这个新菜市场称为“最美网红菜市场”。对于“最美”的定义,宏坝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刘丽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东皋菜市场和宏坝社区居委会相距数十米,仅有一路之隔,这也给社区提供了一个新的公共服务空间。刘丽透露,社区目前正在菜市场内打造“你好,邻居”特色服务点,服务的内容延伸为爱心义诊、小缝小补、免费理发等。“这里的菜市场不只是一个购物的场所,更是一个社交的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交流、分享,结交新朋友,分享生活的点滴,感受社区和邻里大家庭的温暖。”这种美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更渗透到市井文化里。

“这些新业态、新服务的引入,不仅为菜市场带来流量和人气,更会让传统菜市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钱钰璐看来,这是一场市井与新潮交相辉映的城市探索之旅,深挖文化精髓,将“市井文化+爱心文化”元素植入各种活动中,让市井融入生活。“未来,这个如皋市民最熟悉的老菜市场或许将成为当地文旅生活市集的网红打卡点,但我们更希望人们来到这里后,记住的是这座城市浓厚的文化底蕴和温暖的爱心底色。”

本报记者陈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