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说“大风堂”

日期:12-04
字号:
版面:第A13版:文化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卢润祥

“大风堂”是本城一个新式里弄——这还是在市中心的石门二路(原名卡德路)158号,它离我少年时居住的一个石库门老宅太近了!它那英式连体别墅的三角屋顶,使人很远就能望见!回溯似水年华,记得小时候经常走过这里,见到嵌在墙上的石碑上雕写的被风雨岁月褪去了颜色的“大风堂”三个字,但并未引起我多少注意。

世间万物“风过无痕”而大美不言。“大风堂”不会自述其来历,故为人们所忽视,直至最近有机会读到鱼丽女士的《唤醒的历史》一书,我才知道,这看似是一个平凡之地,却是个有故事、有情愫、有纪念意义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它的外观实在没什么特别,实在太普通,所以,这个我本该知道跟我应该有缘分之处差一点失之交臂了。如果那样,将是多么可惜呀!

该书告诉我们:早年,画家张大千先生的身影曾出没于此。1933年,张曾在此执教,招收学员并时有书画创作面世,而画家李秋君女士也居住在此地并随张大千在“上海美专”执教。1934年,她与冯文凤、谢月眉、顾飞等女士更在此创办了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中国女子书画会”,并担任主任。后来,她更与何香凝女士等成为神仙画友,特别在何的影响下,她画的《秋山读易图》以其清新脱俗、淡雅、思古之幽情的画面,赢得人们的喜爱,后此画获比利时布鲁塞尔美术大赛金奖。有资料显示,更为难得的是李秋君女士的家国情怀。1937年,她毅然出任了“上海支援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抗日后援团”主任。李秋君女士因热情声援抗日有功而获得朱德总司令嘉奖!试想,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潮流中,竟有来自大上海的一位巾帼女子获此殊荣,真的太不容易了。此外,女子书画会还用卖画所得资助失学儿童、赈灾等,做了许多实事善举。

中国女子书画会因是我国第一个由妇女创办的社团而在中国美术史上独具意义。特别它的成员何香凝、陆小曼、周鍊霞、谢月眉、潘玉良、冯文凤、吴青霞、丁筱碧等大多为具有影响力、卓有成就的画家,更使它声名鹊起。

1949年后,它又在式微中喜获赓续而重建,画家陈佩秋女士主其事,至今它在全国包括港澳台及海外人士中更具影响力,成员也日渐增多,已有近千人,这正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文化事业的关怀与高度重视。

正是:薪火喜相传,步步是繁花!才女续风流,春秋成佳话。

语曰:一事精致,便能动人,而兹事体大,功业卓著!故执笔书写,愿画界之美好存之永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