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区委书记、区长沈旭东:
江海路改造是全区百姓高度关注的重大工程,该项目去年4月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全线高架、跨河桥梁、隧道、地面道路等主体工程都已经全部完工,正在全力冲刺人行道铺装及交安设施等收尾工作,G40高速出入口环境整治、杆线入地、门楼提升等工程也正在抓紧推进,确保元旦前顺利通车。除对道路进行改造外,我们还对沿街立面进行了特色打造,实施了沿线亮化、绿化提升工程,努力把江海路打造成一条美丽、干净、文明、快捷的城区大动脉和展示“海派文化”城市形象的景观大道,让海门百姓出行更便捷、更舒心、更安全。
针对市民关心的学生在校就餐问题,目前,全区148所学校约10万名学生在校用餐,食堂的全品类食材实行统一管理。教体局组建工作专班,常态化深入各校开展“拉网式”排查,落实督导机制,推动食堂服务管理优化提升。近期,全国校园餐问题多发,我们也在全区举一反三,开展了校园食堂问题专项治理。市民朋友提出“实行家长陪餐”的建议,我们已经在部署落实。我们要求学校每餐都要有校领导与学生共同用餐,第一时间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并定期安排家长代表进行陪餐,增强食堂管理的透明度。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完善这一制度,畅通问题反馈渠道,让家长深度参与学校食堂用餐安全与食材质量把关,确保校园餐成为放心餐、优质餐。
中医院新院是海门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目前,工程建设、内部装修、设备安装等全面完成,计划下月上旬搬迁,中旬正式投运。新院面积为老院的5倍,住院床位增加近一倍,配置了国内先进的3.0T磁共振、双源CT等医疗设备,建成了上海影像医学研究所海门分中心,实现了“上海读片诊断、海门后续诊疗”。新院投运后将挂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海门医院”,成立“龙华医院海门肿瘤科、骨伤科诊疗中心”,聚力打造南通地区中西医诊疗新高地。在重视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高度重视全区医疗队伍和诊疗水平的提升,人民医院深化“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省级试点单位”建设,省临床重点专科实现了零的突破;中医院创成省中医重点专科2个,顺利通过了省三级中医医院现场评审;大力引进优质医疗资源,今年以来,与18家上海、苏南知名三甲医院合作签约,组建了25个专科联盟,新成立了7个上海名医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专家来海巡诊,引进了新技术新手术40余项,签约高层次人才9人,赴外进修技术骨干63人,加快前沿医疗技术本地化应用,切实满足海门百姓家门口的健康需求。
让老年群体乐享幸福晚年,是政府工作的重要职责。目前,全区建成老年助餐点13个,下一步我们打算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建设,在新建社区做好配套建设,在老城区补齐设施短板,明年市区布点建设6个以上老年助餐点,同时开放各区镇农村公立敬老院食堂,增加助餐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多元筹资机制,逐步加大老年用餐优惠补助力度,努力让老年人在家门口都能吃上暖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