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视觉震撼的“预制菜电影”

日期:11-27
字号:
版面:第A12版:文化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潇湘君子

“无害化处理一吨电子垃圾要700美元,而回收则只需25美元一吨。”

《焚城》始于一场巨型露天电子垃圾回收场的火灾,消防人员发现,回收场里有放射性危险品,一旦它们溶于水后泄漏将会影响周边15公里内的环境,10年内人类都无法居住。

影片故事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以前线消防队员们勇斗火情、抗险救灾为主,另一条则是以港府指挥部内明争暗斗、博弈决策为主。

刘德华扮演的男主范伟立在港府决策中心和火灾现场之间来回奔走。10年前,他对进口电子垃圾妥协退让,间接导致一场大火,他的消防员妻子在救援中牺牲。妻弟黎杰峰(白宇 饰)也从此对他产生了深深的敌意。10年后,范伟立意识到“核辐射、封城、天灾人祸”即将到来,他选择不再在政府高官的Cecilia(莫文蔚 饰)的胁迫下“按程序行事”。

在这样的生死关头,人们的选择才愈加重要。当消防队员整齐地站在范伟立面前,选择谁穿上仅有的8套防护服去寻找放射源的时候,让人不由得想起《流浪地球2》中那句“50岁以上出列”。

《焚城》的剧情包含了诸多复杂的情感与社会思考。比如“电车难题”屡屡出现:牺牲少部分人的生命,去营救更多人,一定是合理的吗?大部分时候,影片充满了压抑震撼的特效镜头,飞机坠毁、楼宇坍塌、地动山摇……营造了迫在眉睫的威胁。许多场爆破戏都有蝴蝶效应般的反应链,火舌将直升机卷入浓烟,飞机碎片四溅引发连环追尾,似乎要弹到观众的脸上。但作为惯常的港式预制菜电影,大场面、强阵容、题材硬核,也掩盖不了电影的叙事逻辑过于简单的硬伤,情感冲突的切入点和角色塑造都因为过于巧合而显得单薄。比如莫文蔚饰演的Cecilia,其丈夫的业务就与洋垃圾进口的国际财团有关;再比如,电影中花费大量笔墨去刻画反派的嚣张,反派都敢当面交代威胁几百万人生命的罪行。以反派的身份看,他何必这般落人口实?随着剧情的推进,某些桥段更因违反逻辑而让人无所适从。处理放射源时,本来拿得小心翼翼,非得突然摔脱手制造悬念,导致任务没成功;最后,关键时刻,引爆线断了,需要有人留下来引爆牺牲,但为什么非要两人留下来做这个牺牲?徒手引爆不是一个人就够了吗?这就有点为了感动观众强行上价值的嫌疑了。

《焚城》的特效震撼当然可以抵消一部分剧情的不足,但细品之下,你会发现,港片中的灾难片虽然已经在技术层面上与国际水平逐步接轨,但离奉上一锅柴火灶上的“老火靓汤”依旧有不小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