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反映的“万濠星城电动自行车乱停放”一事,取得较好的处理结果。20日下午,记者通过现场回访证实,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现象已得到有效遏制,小区居民在点赞物业等部门动真碰硬管理的同时,希望长效管理机制得到落实。
(11月25日本报5版)
对症下药攻坚克难
□文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居民小区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少数小区业主文明素养不高,为了方便自己喜欢随手停放电动自行车;另一方面,一些建设年代久远的老旧居民小区,由于没有设置电动自行车停放或充电的固定场所,不少业主只能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栋门厅、楼下过道、消防通道等公共区域。
要解决电动自行车乱停放乱象,社区和物业需要联起手来,从解决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提升小区业主文明素养等关键问题入手,同时建立小区管理的长效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居民小区真正成为文明和谐的幸福家园。
执法贵在坚持不懈
□梁正
毋庸讳言,作为一项社会管理措施,整治非机动车乱停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期待一段时间的综合治理就想解决这个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的确不现实。一些市民担忧这种整治行动可能会因为不能持之以恒而最终“虎头蛇尾”,也不无道理。因此,最重要的还是坚持不懈,在执法过程中边整治边调整不完善的管理和设施,充分满足群众出行方便的需求。
凡事有果必有因,我想绝大多数人的乱停乱放不是出自本意,而是因为停车的时候缺少选择权。现在路是越修越宽,可路边的非机动车停车位客观地说还不如以前,就是有一点空地也都尽可能给汽车让位了,留给电动自行车停靠的地方真不多。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四个轮子和两个轮子的关系,这个问题值得有关部门思考和解决。
城市文明与否会更多体现在一些细节上,电动自行车在给出行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广大居民也要考虑自己的不良习惯是否给别人带来了不方便。别让不经意的随手一停拉低了城市的颜值,给我们的文明城市添堵、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