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当一个中学生有心栽花

日期:11-22
字号:
版面:第A08版:夜明珠       上一篇    下一篇

◎丁兆梅

我哪里错了?高一女生小谭朝我两手一摊,对着外头的星空长叹一声。但她的父母显然不这么认为。谭家父母的原话是:这一天天的对花草朝思暮想的,一回到家就看来摸去的,时间全耗在上面,这是典型的不务正业加玩物丧志,将来怎么能应对社会的变化和激烈的竞争?当初不如直接考技校当花匠去,省得折腾。

小谭不服:“我最多算不务专业。养花是我艰难求学路上的一点救赎,本来学业压力和排名焦虑就够我受的了,现在连养个花都要背上价值,无语。他们商量下月初把我的花全部寄养到老家外婆那里去,他们一旦行动,我以后周末放学直接乘高铁去外婆家,周日乘最晚一班车再返城,谢绝他们同行,也谢绝所有的周末补习。”

本人抚着脑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我其实想说:当一个中学生有心栽花,作为父母,你们就顺水推舟从了吧。不必插手和干预的事情,为什么要整得鸡飞狗跳后花见花落泪呢?

小谭养花的好处显而易见,包括功利世俗的那一面,之前她也早就跟父母沟通过了。班级的绿化角被她整得美美的,连语文姜老师都和花们合影发圈,曰“班里有个巧花匠,美了这个教书匠”,点赞者甚众。更不用说环境评比中,小谭班稳居第一,奖状闪瞎了其他十几个班。

谭爸嗤之以鼻,认为整这些虚头巴脑的没用,分数才是硬道理,这娃好不容易考进重点中学,离英才班不过一分之遥,还不抓紧时间迎头赶上,争取高考时少一点遗憾?少壮不努力,老大哭死你,等娃考上了985院校,随她怎么折腾去。

父母自有道理不由分说,小谭泪光闪闪不肯让步。她需要的是心理支持和足够的空间,而不是控制、监督,以及怀疑、唠叨,甚至威胁和恐吓……而花草,恰恰给了它这些。龙沙宝石爬满了西墙,像不像莫奈花园中的一幅油画?前些日子,一阵风吹过,她瞬间就领悟了木心所说的“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就把种花经历写进作文,被老师当范文念了。还有薄荷、尤加利、苹果桉,都是不用照顾就能疯长的品种,闻起来清香醒脑,小谭做成了香囊,还准备尝试提炼精油。这对学科学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她不明白父母的脑回路。

谭妈认为换盆、配土等太费时,占用了小谭的学习时间,也占用了她所有零花钱,还过多占用了家里的空间。这还不算,为了省钱,小谭得空就去郊外松树林里挖腐叶和烂土,脏死了。别人扔掉的旧花盆及半死不活的花草,她都当宝一样捡回来捯饬,你若帮忙她还不让,实在让人恼火!

小谭觉得父母一帮忙就要唠叨,不能让大人对花草施加语言暴力。花草给了她太多安慰。去年冬日阴雨连绵,水仙在盘子里“装蒜”了三个月,在她心情最糟时开出一朵又一朵花。这是多么好的暗示呀,让她心怀希望,考到了还不错的成绩。

亲子间见招拆招,都不妥协。小谭态度坚决: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花。如今多少像她这样的孩子,不但不学了,甚至不活了,为啥?因为无所爱,无所寄托,根本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体会不到牵挂和美好。养花不分年龄职业,养心也是。她救回来的一盆米兰,一簇簇地开花,这样生命力超级强大的伙伴陪伴着,她都觉得自己变强大了。

假如没有爱意加持,玫瑰也会卑微如草芥;如果没有热爱驱动,生活只会黯淡如夜空。这些花草树木之于小谭,就是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会照亮她的内心和未来。小谭说得没错。我能说什么呢?我尝试来点不一样的:“以中国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为例,这是通过中俄联合国际认证的专业,是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可以追溯到1921年的国立东南大学园艺系和1927年的金陵大学园艺系,培养了众多高级人才……咱不妨以兴趣为支撑、以就业为导向,保持现在的状态,冲刺这类学校……”一番背书,老谭小谭都晕菜了。一家人只顾讨论花的归属,还没来得及想那么多,这是个促进思考的好机会。

小谭请求说:“爸、妈,你们就把我当一盆植物养吧。你们看这盆杜鹃,除了不好好开花外,一直长势凶猛,像不像我?不过我相信它迟早会开花,就算不开花,只要它好好活着,我就一样爱着它。毕竟哪个脑子正常的人会跟一盆植物较真呢?”

养花先养叶,养叶先护根,这才叫爱得深沉。小谭的根,就是她的兴趣和坚持。三年弹指一挥间,谭家的花草如今愈发长得好了,不过养护者换成了空巢的谭爸谭妈。小谭今夏如愿进入最强农业大学的园艺专业深造,每周远程观察她的花草,顺便遥控指挥爹妈如何施肥浇水换新盆。(本栏目由江苏海安高级中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