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江海晚报

扩容“朋友圈”打造舒适“生活圈”

日期:11-21
字号:
版面:第A05版:南通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手艺真不错,理完发精神多了。”11月12日下午,居民刘伯伯摸着刚剪好的发型,对志愿者连连点赞。另一边,辖区居民们带着家里的小家电排队等待“检测”,大家纷纷点赞社区文明实践站的新服务。

近年来,和平桥街道起凤社区党委秉承“党建引领、多元参与”的工作理念,持续优化治理结构,促进治理模式从单一主体向多方共治转变。通过探索建立共建“朋友圈”、和谐“邻里圈”、舒适“生活圈”,实现组织优势、党建资源和服务功能的最大化利用,致力于构建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党建赋能 打造共建“朋友圈”

“王嬷嬷,您血糖测出来是5.6,控制得挺好的。”近日,南通戎耀志愿服务队分队长薛承谊带领义诊服务小分队走进起凤社区,为病残退役军人和行动不便的居家老人进行义诊,量血压、测血糖,还进行健康辅导和心理疏导。自今年4月起,南通戎耀志愿服务队坚持每月到起凤社区开展助困护邻行动,为困难人群提供服务。志愿服务队党支部书记吴战钟说:“坚持助困常态化,护邻零距离,帮助困难群体平安、健康生活,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是志愿服务队不断努力和实践的目标。”

起凤社区积极推行社区分类管理,指导构建社区党委、辖区各领域党组织、在职党员共同参与的“一核多元”基层治理新格局,形成社区党委牵头、条块联动、全面赋能的党群联动局面,不断促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协商自治 打造和谐“邻里圈”

70岁的张玉玲是起凤园业委会成员,也是小区自治的牵头人,被居民亲切地称为“主心骨”。她自发组建“益起来”自治服务队,以实际行动带动居民参与小区治理。“益起来”自治服务队协同物业服务社共同打造微景观墙面、打造特色文化墙,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崇德向善、文明礼让的社区文化氛围。自治后的起凤园小区由“没人管”变成了“全员干”,不仅激发了居民的参与热情,更增强了他们对小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起凤社区党委乘势而上,以起凤园为试点,实行“党建引领+业主自治”管理模式。

起凤社区秉承“在参与中营造,在营造中参与”的居民自治理念,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积极探索“管家”机制,从社区中招募党员、群众志愿者,让社区居民成为自治共治的主体,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小区整改 打造舒适“生活圈”

“自从装了隔离栏,现在驾车经过此处更加安心,老人、孩子出行也安全了。”近日,提起家门口的新变化,起凤社区居民徐斌竖起大拇指为社区网格员点赞。

希玛大厦南侧北朱家园路的三岔路口,每天早晚人流、车流都较大,车辆的随意停放常导致小区车辆通行不畅,不仅极易发生剐蹭事故,还影响消防安全通行,造成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个“家门口”的安全隐患,社区党委进行实地察看,广泛收集整理居民意见建议,后经多次与物业公司、业委会、业主代表召开专题协商议事会,最终达成一致决定,由社区公共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出资,在北朱家园路北侧安装隔离栏。社区网格员配合专业人员共同安装隔离硬桩,隔离硬桩的间距大约为2米,既能阻挡车辆乱停乱放,同时也保障了消防通道的畅通。目前,隔离栏已全部安装完毕。这些“暖心防护栏”有效杜绝了乱停乱放、占用消防通道的不文明行为,使居民出行有了安全保障。

下一步,起凤社区将继续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统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听民声、解民忧,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社区治理创新,深化居民自治,让居民在社区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唐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