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如何防控火灾,如何利用高新科技排查火灾隐患风险,加强巡查落实电动自行车不“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要求,提高家庭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上周,“119消防月”正式启动,今年的主题是“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记者从市消防救援支队了解到,今年我市建立“家校社”消防安全协同机制,开拓消防联动新路径,全力构建共育共治的消防安全格局。
“注意,隐患预警!小区西侧发现有车辆违规占用消防通道,附近巡逻人员请火速前往处置!”近日,崇川区洪济社区在消防通道占用预警功能演示中,当工作人员安排车辆停放在消防车道上时,大屏幕立即弹出预警信息,小区物业主管和附近巡逻岗保安的手机也同步收到预警电话。这一演示生动展现了智慧消防系统对消防通道占用情况的敏锐监测和快速响应能力,确保消防通道时刻保持畅通。
社区支部书记黄敏告诉记者,社区积极探索居民小区、“九小场所”等场所风险预警监测,建设智慧消防安全综合管控平台,借助物联感知、图像识别、视频巡查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消防通道被占用、电动自行车违停、消控室无人值班等多种消防问题的预警监测。不仅如此,通过安装独立式无线感烟探测器和独立式无线可燃气体探测器,还实现了对社区居民住宅内的火灾烟雾和家用燃气泄漏情况进行实时预警,极大提高了社区的工作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
“报告老师!这样是不对的,家长卧床吸烟有很大的消防隐患。”在南通师范附属第一小学和爱园,一支由各班学生代表组成的“蓝焰消防小分队”,在消防课堂中笃行好学,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志愿服务工作,是消防安全的得力宣传员。
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学校已实现了消防知识触手可及,班班都有消防角、楼层都有科普角、校园更有微型消防站。别具一格的方舱消防安全教育课堂,用沉浸式体验的方式,全面提升危急时刻的应对能力。目前,学校分年级开展家庭消防隐患排查、绘制家庭疏散图、进行家庭火灾逃生演练,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推动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加强排查治理,
及时从源头上排除隐患
“这样随意堆放货品会带来很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千万不能图一时方便就这么做。”11日下午,市消防支队防火监督员曹华在例行“双随机一公开”消防巡查时,发现辖区一企业将打包的成品随意堆放在过道内。见此情形,监督人员立即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耐心劝教,并现场指导帮助企业立即整改隐患。在企业消控室内,监督人员还实地检查了值班人员仪器操作情况,并认真查看了值班资料,叮嘱企业值班人员一定要站好节日期间的安全岗哨。
当下正值秋冬季节,气候干燥。一些企业时常出现货物堵塞消防通道、灭火器材损坏或过期、私拉乱接电线、“三合一”场所等消防隐患问题突出,季节性火灾风险管控难度相对较大。为帮助企业做好冬季消防工作,市消防救援支队已派驻多个技术指导帮扶小组分赴各重点产业园,帮助企业跟班梳理消防安全问题,与属地各部门建立联合执法机制,通过服务指导、会诊帮扶,让企业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记者了解到,进入秋冬季节,我市消防部门强化对不放心区域的排查治理,在人员密集型企业场所和重点区域附近设有消防执勤点,针对重点人群、重点部位,消防救援人员深入执勤点临近企业逐门逐户展开宣传,将消防执勤点变成流动的消防学校,向企业管理人员和职工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帮助企业提升自我防护意识,于源头清扫安全隐患。
新科技赋能,
高效筑牢火控防线
“我们每栋楼都建了充电车棚,现有23个车棚576个插座供居民充电。而在这之前大家都是将电动自行车推到地下车库充电,嫌麻烦的就直接推进电梯上楼充电,现在有了这个探头,还在地面装了充电棚,方便又安心。”市区中南世纪花城业主季女士告诉记者。
原来,业主口中的探头就是消防部门治理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使用的新科技。AI智能识别阻车系统自带摄像头,可快速识别到进入电梯的电动自行车,及时发出语音报警,同时控制电梯停止运行,直到电动自行车推出电梯后,才会恢复正常。而一旦检测到恶意遮挡摄像头的行为,也会触发阻车系统。
记者了解到,为处置私拉乱接电线、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突出问题,我市积极建立居民易停易放的集中充电点,服务周边居民群众。同时,市消防部门联合街道、派出所等部门和物业单位,建立消防监督员和社区民警、社区主任、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三级消防安全监督力量,加强巡逻排查力度,实现了消防巡查、消防宣传、灭火救援“三队合一”的建设目标。
消防安全事关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消防安全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从推进落实“家校社”消防安全协同理念到智慧科技在消防领域强大赋能;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作联动到积极探索形成由生产经营者、场所管理者以及防火监督员组成的“三位一体”消防督改模式,我市打造全方位消防资源矩阵,开拓了消防联动新路径。
本报记者蒋娇娇 本报通讯员马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