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
陈子善藏有聂绀弩《小鬼凤儿》的签赠本,“书的封面左上角,有聂绀弩潇洒的钢笔题字:承勋、高郎、永玉三兄指教”,而这“三位受赠者都大名鼎鼎。承勋即罗承勋,罗孚的本名,报人、作家。高郎当为高旅,历史小说家。永玉无疑是黄永玉,画家、作家”,可谓“一书赠三杰”。据陈子善考证,“《小鬼凤儿》1949年年底问世,聂绀弩送出此书的时间当为1950年年初或更晚。当时他们四人都在香港,罗孚在大公报社,高旅刚从湖南来,应聘文汇报社”,而聂绀弩“他之所以把高旅称作高郎,因当时高旅未婚,戏称为郎也”。然而复核该书封面图版,高郎实为高朗之误。
1947年年底,为躲避国民党通缉,聂绀弩赴香港投靠其妻周颖(时任香港九龙妇女联谊会主席),并在党组织指导下开展策反活动,同时“应罗孚之邀,为《大公报》连续撰稿”。据聂绀弩运动档案,在此期间与罗承勋、严广澍、高朗、黄永玉、陈××等《大公报》同人有所往来,“其中以高朗来往最多,黄永玉、罗承勋次之。坐咖啡馆之类,大概多同高、黄”。此外,关于高朗其人,聂绀弩似未过多地谈及。
倒是同在《大公报》供职的梁羽生,即陈文统,也就是聂绀弩失记其名的“陈××”,专为高朗写过回忆文章,题为《论黄巢,怀高朗》。梁羽生说,“他是聂绀弩的同乡,湖北人。我和绀弩认识,就是他介绍的”,1949年至1955年,担任香港《大公报》副刊编辑,“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他长期担任《新晚报》副刊的领导工作”,1975年,改任《新晚报》的撰述员,并以笔名蓝湖发表影评,又以笔名吴法出版《黄巢传》。1977年,因病辞世,梁羽生有挽联写道,“攻文史,撰影评,方期更上层楼,遽惜英年早逝;爱读书,勤写作,专业竟忘家室,最伤故里魂招”。所谓“专业竟忘家室”,乃谓“他以王老五终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