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次翻阅吴广才老师编著的《石渚诗存》,泪眼模糊。
每次我去请教吴老师时,他总是很开心,说把我当作“忘年交”石港老乡小友一起交流交流,还说学书法的人能写点诗词多好啊!他总是笑眯眯地鼓励我。吴老师比我外公小两岁,和我爷爷同龄。外公和爷爷都去世了,见到他让我感受到外公、爷爷般的疼爱和信任。
除了见面交谈外,吴老师还通过邮件,发他写的诗词让我欣赏,又发书法作品和评论文章给我学习。他幽默风雅、内心充盈,精神生活极其富有。他经常表示对自己的生活很知足,幸福感都流露在他的诗词里。
最后一次见面是今年的3月22日。吴老师原是南通青山诗会副会长,他特意从扬州回来,约请了诗会的老领导、诗友,大家在惠民饭店相聚。老友相见,其乐融融!分享石港米酒的同时,他介绍我加入了青山诗会,同时提出成立“石渚诗社”的建议,并和大家讨论了相关事宜。我品尝了几口米酒,伴着乡情有了一丝醉意,就忘了提议大家一起合影留念。总想着以后还有机会相聚,在石港再找个风景更好的地方拍照。如今,这个缺憾是无法弥补了。
吴老师身上有着传统文人的气息,92岁依然笔耕不辍。2024年9月28日,《南通诗词》集萃2024年第19期微刊上还发表了他的一首诗,题目是“喜我南通处处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诗内容如下“谁说南通南不通,而今出入快如风。声声汽笛横波奏,座座天桥夹岸隆。货物丰盈输海上,人民广大旅空中。全区万众齐心力,改革争先开放功!”从中能感受到他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听吴老师家人说,他是11月5日凌晨3:30去世的,走得安详,没有痛苦。关于“生死”,他和我聊过,看得很淡很淡。
吴老师曾吩咐家人,身后事一定要从简,一切封建迷信活动都不允许搞。遵他嘱咐,家人就没有对外告知。显然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更不在乎这些形式。吴老师一生为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凡是认识或熟知吴老师的人,和我提起他时,无不称赞他“德高望重,忠厚善良”。
吴老师教学四十多年,桃李满天下,他也是渔湾水乡文艺界的“宝贝”,可惜天不假年、来去匆匆。他的突然离世,让我和诗友们都觉得很意外,也很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