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
“舍得宝调宝,舍得珍珠换玛瑙”,这句充满哲理的民间谚语,道出了取舍之间的深远智慧。《南通日报》关于海门成为“全省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的报道,三个生动故事令人感慨:在人才争夺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懂得“舍得珍珠换玛瑙”的城市,才能在发展浪潮中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人才之于城市,犹如珍珠之于冠冕。历史一再证明,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是决定综合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美国海军部副部长丹尼尔·金贝尔“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的评价,不仅是钱学森个人价值的体现,更是人才巨大能量的生动注脚。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各个城市对人才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中,海门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招才引智,首在“舍得真金白银”。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投资是眼光最远的投资。深圳早年投入巨资建设人才公寓、提供科研启动资金,如今已成为全球创新创业的高地;合肥敢于“押注”新兴产业和顶尖团队,最终打造出“芯屏汽合”的产业地标。海门作为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在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方面不懈努力,在住房保障、项目资助、薪酬待遇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让人才真正感受到了“含金量”。只有舍得投入,才能吸引“金凤凰”;只有重奖英才,才能激发创造力。
招才引智,贵在“舍得真心实意”。人才择木而栖,不仅看重物质待遇,更看重发展环境。真诚的尊重和信任比物质条件更能打动人心。海门试点建设的成功,离不开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离不开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离不开提供便捷高效、暖心贴心的服务环境。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有用武之地。真心实意的人才服务,好比阳光雨露,能够滋养人才成长的沃土。
招才引智,成在“双向奔赴相互成就”。人才与城市的关系,绝非简单的雇佣关系,而是价值共创、命运与共的伙伴关系。城市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人才为城市注入创新发展的动力。这种“双向奔赴”意味着城市要关注人才的成长轨迹和事业发展,帮助人才实现个人价值;人才也要融入城市发展大局,将个人理想与城市愿景相结合。海门的三个故事背后,正是这种城市与人才相互赋能、共同成长的生动写照。当城市与人才携手同行,就能产生“1+1>2”的倍增效应,实现“珍珠换玛瑙”的价值升华。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海门的试点建设是江苏人才工作的创新探索,也是全国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我们深刻领会“舍得珍珠换玛瑙”的智慧,以更大魄力投入人才工作,以更暖温度服务人才发展,以更宽胸怀拥抱天下英才。唯有如此,才能让更多优秀人才汇聚而来,让城市发展与人才成长交相辉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