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伯冲
在盛大的九三阅兵式上,一辆挂着“1945”车牌的检阅车从人民英雄纪念碑缓缓驶向天安门,驶向长安街上的钢铁洪流。车上没有乘员、没有旗帜,甚至没有声音,但它比广场上任何一辆满载的战车都更重。
一
那空车里
承载的是近380万烈士未曾远去的英魂
承载3500多万伤亡军民的牵挂。
车内,一位位喊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年轻战士
脸上虽然稍显疲倦,但眼中闪烁着坚强与刚毅;
车内,露宿白山黑水间的抗联将士、平型关战壕中纵跃起的健儿、五指山上二十三年不倒的红旗;
还有,齐鲁大地上的担架队、留着齐耳短发的女游击队、送鸡毛信的放牛娃……
这是专门留给英雄的车辆
载下的是一座移动的“祖庙”
更是请他们检阅这用自己生命换来的山河壮丽。
二
那空车里
承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承载着14年艰苦卓绝历史的回响。
那令人肝肠寸断的《松花江上》的旋律
是对爹娘呼天唤地的哭腔,是一个民族苦难的挣扎;
那首澎湃激昂的《黄河大合唱》
音符间翻涌着黄河的怒涛与中华儿女的顽强;
《歌唱二小放牛郎》至今锥心刺骨,令人难忘
那是一个用稚嫩肩膀挺起的民族脊梁。
这是专门留给悲壮的车辆
载下的是一个民族不堪回首的集体记忆
更是从未低头的倔强。
三
那空车里
承载着“驱除倭寇,还我山河”的豪迈
承载着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傲骨豪情。
南洋华侨倾囊倒箧支撑前线的“血脉”
铁轮碾碎千山雪,赤胆撑开百战台;
五台山的僧侣告别了晨钟暮鼓,毅然穿上军装
书写了“袈裟裹战甲,佛门护中华”的不朽传奇;
沃野千里的大后方家家户户种田忙
多出点劳力也是为了抗战。
这是专门留给英魂的车辆
载下的是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的气概
更是华夏子孙滚烫的家国情怀。
四
那空车里
承载着抗御外侮的苦难与荣光
承载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力量。
哀嚎着国破家亡的飘零无依
唤醒了把团结写成抗战的诗行;
延安窑洞里煤油灯的光芒
在雾霾中照亮着持久战的前方;
西南联大弦歌一堂,响遏行云
把文明传承的责任酿成岁月的芬芳。
这是专门留给思想的车辆
载下的我们开启凯旋门的金色钥匙
更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指针方向。
五
那空车里
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与先烈的嘱托
承载着在记忆的丰碑上刻下的永恒守望。
看吧,车外如山岳般静默肃立的森严刀枪
我们让脚下的土地从此无恙;
望吧,空中战鹰逐梦,呼啸的风儿裹挟万丈
我们酷爱蓝天,讨厌硝烟;
听吧,三军齐呼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我们正守护着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晴朗。
这是专门留给信仰的车辆
正带领我们把未来的画卷铺展得更长
更是向世界庄严宣告,我们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力量滚滚向前,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