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用“连胜”势头点燃全民运动热情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A05版:时 评       上一篇    下一篇

□陈海燕

当“苏超”第11轮比赛南通队以十连胜的强势姿态,提前两轮锁定常规赛阶段积分榜榜首之位,江海大地为之沸腾。这不仅仅是一场胜利,更是南通体育生态健康发展的生动注脚。如何借势将这来之不易的“高光时刻”转化为持续推动全民参与的运动风尚,成为摆在城市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

体育的真正魅力,远不止于竞技场上的胜负,更在于其点燃大众热情、推动健康生活的社会价值。南通队此次的卓越表现,展现了出色的竞技状态和精神风貌,正是推动全民健身、塑造城市体育文化的宝贵契机。我们应顺势而为,通过系统布局和创新实践,让这份荣耀与热情落地生根、长久延续。

依托“滨江临海”的自然资源,南通可积极开发特色体育项目。比如利用滩涂资源开展趣味足球、湿地慢跑等活动,将地理特征与运动创新相结合,让市民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感受城市的独特魅力。这类项目既可丰富全民健身内涵,也能成为闪亮的“城市体育名片”。

完善体育设施是推动全民健身的基础保障。可积极盘活存量资源,鼓励在闲置土地、绿化用地和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上兼容建设体育设施。落实2025年民生实事“新增30片市民球场”承诺,在城区闲置边角地、老旧小区改造空间及公园绿地优先建设5人制、7人制灯光足球场,构建“10分钟足球生活圈”,有效打破运动的空间壁垒,让体育真正融入市民日常。

针对青少年群体,推动公共球场和学校体育设施低价或免费开放尤为关键。通过“南通百通”App实现便捷预约,并在场地设置“足球文化角”,可大幅降低参与门槛,引导更多孩子走向球场、养成运动习惯。

组织丰富多元的全民体育活动,是延续赛事热情的有效途径。开展“社区足球欢乐季”,举办公益课程、亲子足球赛、趣味挑战等项目,由专业教练和退役球员指导,配合特色纪念品激励,能够迅速拉动社区参与,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体育氛围。

深化体教融合则是培育长效体育生态的关键。应扩大足球特色学校覆盖面,推动“县县有标准化青训中心,校校有普及性足球课程”,创新青训模式,合理定价公益培训,联动本土企业冠名设立奖学金,构建“企业支持—俱乐部培训—人才回流”的良性循环。

此外,还需建立可持续的反哺机制。可通过赛事收入提成、文创开发、专项奖学金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支持青少年体育和全民健身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体育,是一种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也是一座城市活力的象征。南通队此次的出色战绩和领跑势头,为我们提供了激发城市体育活力的重要契机。通过系统规划、持续投入与社会协同,将赛场势能转化为运动风尚,使体育精神深植于城市血脉,南通必将迎来体育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新篇章。当运动成为习惯,当健康成为风尚,体育所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将深深烙印于每位市民的生活之中——这,无疑是比任何奖杯都更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