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创新引领 激活产学研用新动能

日期:09-16
字号:
版面:第A03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振华南通分公司马达加斯加轮胎吊发运

招商局重工-海洋石油123 FPSO

近日,中交集团两艘35000m3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和“浚广”轮吉水仪式在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举行。该型船为国内首创、亚洲最大、世界领先的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是我国海洋装备高端制造的又一里程碑。依托振华海工30万吨级超大型船坞的独特优势,项目创新采用“数字化船坞+模块化建造”模式,同步部署两条独立生产线和两台500吨龙门吊,构建高效“双船并行”建造网络,实现整体建造效率提升约20%,显著缩短了高端船舶建造周期,为我国海洋重大装备建设注入新动能。

今年4月,在哈尔滨工程大学长三角高等研究院牵头下,江苏省船舶海工产业创新联盟正式成立并已实现常态化运作。8月,“哈尔滨工程大学校友海洋装备创新发展中心”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南通分中心”同步揭牌,聚力提升产业链韧性与高层次海洋人才培育水平。引人注目的是,该院牵头推进的国家级船舶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已于今年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目前,研究院重点开展船舶工业数字孪生子平台建设,全力推动船舶制造数字化转型。同时,积极共建零碳船舶动力中试平台,为我国船舶动力系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支撑。

创新是驱动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在这一动能引领下,行业龙头企业持续推动大型工程船舶建造能力跃升,全速挺进深蓝。南通已初步构建起以中远川崎、中远船务、招商局重工、中天海缆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引领,哈工程长三角高等研究院、东南大学南通海洋高等研究院、江苏省海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诺德瑞海工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与设计企业协同支撑的船舶海工技术创新体系。

全市围绕智能船舶、深海技术、绿色能源等前沿方向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累计承担国家级研发项目20余项,在新型海工装备(半潜式平台、FPSO等)、高技术船舶(超大型集装箱船、双燃料船舶等)和高端特种船舶(如超大型挖泥船)等领域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与国内空白填补,持续提升我国在全球船舶海工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