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振华重型装备建造世界最大海上换流站
35000立方米舱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浚”轮、“浚广”轮
启东中远海运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建造的世界最大天然气处理浮式储卸油平台N999 Tortue FPSO是英国石油公司bp在中国的第一个FPSO项目,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标志着启东中远海运海工跨入世界一流海工EPCC的领域;
招商重工(江苏)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18万方LNG运输船是招商工业承建的首艘大型LNG运输船,由招商工业旗下Deltamarin船舶设计公司和海门基地共同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招商工业转型升级、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
上海振华重工启东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建造的亚洲首制风电运维母船“至诚100”和“至臻60”,集高效运维、绿色运维、智能运维、安全运维于一体,配备DP2动力定位系统,两船都配置了主动波浪补偿栈桥,其中“至诚60”成功实现了国内首台具有波浪补偿功能的可伸缩栈桥的应用,且该核心配套产品是由同在南通的上海振华重工集团(南通)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实现了核心配套的国产化替代……
数据显示,2024年,南通市船舶海工产值规模达到2115亿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均增长40%以上。南通船舶制造规模、海工装备规模约占全国1/10和1/4。
当前,南通在船舶与海工装备领域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覆盖研发、设计、材料、设备、服务等全环节。产业链条持续完善与延伸,转型升级步伐显著加快。一方面,产业形态加速从传统船舶制造向高端船舶、海工装备及豪华邮轮等领域迈进,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的总装集成能力不断提升。海工装备已全面进入海洋风能资源开发领域,正积极进军海洋牧场、海洋矿产等装备领域,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政田重工、润邦重机、振华传动、力威机械、海兰信、丹华海洋等为代表的一批骨干企业,持续增强船舶海工产业链配套能力,逐步构建起更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当前,卫华海装、海龙重工等项目已陆续进入投产阶段,启东惠生海工、韩通深远海装备、豪迈重工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2022年,南通成功创建全国首批“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建设试点”城市。由南通牵头的通泰扬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成为4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中唯一的船舶海工产业集群。三市齐心协力,共创蓝海经济。2024年,通泰扬三地船舶海工产业实现产值3290.8亿元,同比增长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