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开发区是首批1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始终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浪尖,这里不仅是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更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医药健康、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聚集地”,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7家……在新质生产力拔节向上的声音里,深藏着法治沃土的无声滋养。
2024年夏,一起返还股权认购款纠纷诉至法院,蒋某在担任某科技企业销售总监期间,响应公司股权激励方案,向珠海某员工持股平台即某合伙企业支付了50多万元认购款。持股平台收款后一直未按约定将蒋某列为合伙人,多次沟通无果,蒋某起诉要求某科技公司与某合伙企业返还股权认购款。
该科技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领域、在全球拥有三大产研基地、多个知名品牌、正全力筹备新三板上市的重点企业。
“企业挂牌是发展关键期,一旦诉讼纠纷拖延,不仅可能错过窗口期,还会因‘官司缠身’影响投资者信心,甚至导致前期筹备功亏一篑。”承办法官深知,这起案件的审理速度与审判结果,关系到这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未来发展。
承办法官当即确定 “向外借力、调解优先、快速化解”的核心思路,他结合双方诉求制定“分步方案”:先明确由持股平台作为返还主体,分两期支付认购款及利息,既保障蒋某权益,也减轻企业当下的资金压力;同时,在双方达成和解的当天,立即出具裁定解除企业银行账户保全,为挂牌扫清障碍。
从立案到双方签署和解协议,仅用了20多天。2024年6月底,蒋某顺利收到第一期款项;8月8日,这家高新技术企业如期在新三板挂牌。2025年6月,蒋某顺利收到剩余款项。该案被评为南通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典型案例。
知识产权是新质生产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战略资源。“公司产品更新迭代很快,在企业上市等关键时期,有被起诉专利侵权的风险,这也将对我们产生不利影响。”“在与海外公司合作中,很多专利国外不公开,我们承担第三方索赔责任的风险较高,有没有好的举措去防范?”走访中,辖区创新型企业提出了发展中面临的涉知识产权法律难题。
企业有所呼,法院有所应。
2024年4月,南通开发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点揭牌成立,南通开发区法院为此配备专门的科技法庭等硬件设施,常态化开展涉辖区企业知识产权典型案件巡回审判。
“企业要加强权利意识、证据保全意识、知识产权审查意识,防范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风险……”2024年8月2日,一堂知识产权专题培训在南通开发区能达大厦举行,区内60余家企业代表参加培训。当天下午,20余家创新型企业代表参加法院、市场监管局联合组织的座谈会,是座谈会,更是问题剖析会、风险防范会,法官、专家对企业关于假冒商标、证据收集、风险防范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领域的痛点、难点问题给出可行性的分析建议。这是南通开发区法院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个性化”司法服务的又一项务实举措。
近年来,南通开发区法院以建强“一点一站”为依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知产纠纷发生前提供“全链条”司法服务,全面满足辖区重点企业、新招引项目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需求,开通科创企业“法企直通车”,为科创人才配备法律咨询员,有力护航辖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