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活力涌动 向东而行

日期:09-15
字号:
版面:第A07版:观天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纵观国际经贸发展进程,这一规律被深刻验证。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保护主义加剧背景下,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保持发展活力、展现经济韧性。无论是日前公布的中国外贸数据,还是近期国际展会上外商对中国市场的青睐程度,都充分印证中国经济底气与市场引力。开放发展的中国,正吸引更多国家携手开展经贸投资合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同应对全球风险挑战。

量增质优

中国外贸“朋友圈”彰显活力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日前发文指出,最新外贸数据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中国整体出口攀升,各国各地区仍然欢迎中国商品,全球南方国家尤其如此。应该认识到,建立保护主义壁垒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构筑高墙限制对外贸易只会削弱自身活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国外贸运行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结构持续优化,韧性持续彰显,活力不断释放。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从月度走势看,8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5%,外贸月度出口、进口连续3个月实现双增长。

具体来看,先进制造产品为外贸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前8个月,中国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9.2%,占出口比重超六成。其中,集成电路和汽车出口增长明显,增速分别达到23.3%和11.9%。

从“朋友圈”看,今年前8个月,东盟和欧盟为中国前两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9.7%,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6.7%;对欧盟进出口增长4.3%。同期,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增长5.4%。

事实证明,基于比较优势开展国际贸易,实现共同发展,能令各方受益。中国-巴西企业家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去年有超过4万家巴西企业从中国进口商品,而这类企业在2022年为巴西创造的就业岗位就已达520万个。

“更中国化”

跨国企业深耕中国信心足

本月德国慕尼黑国际车展期间,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更深入地扎根中国、“更中国化”是企业20年来深耕中国市场的初心,也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把握主动、面向未来的战略选择。

深耕中国,不只是欧洲车企的初心与发展战略,更是各国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截至去年底,外商累计在华投资设立企业近124万家,实际使用外资20.6万亿元人民币。去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6万家,同比增长9.9%。近5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位居全球前列。

在刚刚落幕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数以万计的各国嘉宾与客商前来洽谈合作。本次投洽会吸引超过12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共签约各类投资项目1154个,计划总投资6440亿元。

作为本届投洽会主宾国,英国派出投洽会历史上本国最大规模代表团。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表示,中国经济在诸多领域都有更大机遇和增长潜力,对英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发展壮大充满信心。

高水平开放

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中国经济充满活力,吸引各国贸易商、投资者向东而行。他们信任中国的消费市场、产业体系和创新生态,信任中国坚持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与世界积极分享超大规模市场机遇,推动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商务部7月发布数据显示,中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工程能力和数字化进程,已使中国成为“研发与创新的重要支点”。

当前,中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缩减、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给予所有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优化免签入境和过境免签政策……中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持续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摩根资产管理公司全球主席保罗·贝特曼表示,高水平开放贯穿中国经济,中国正迎来新机遇。“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