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7月,四甲镇经济运行交出亮眼答卷: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5.95%,完成财政收入9774万元,新增“四上”企业9家……数据的背后,是项目建设的“硬支撑”、有效投资的“强驱动”、精准服务的“暖动能”。
三大工程
放大区位交通优势
8月的海门暑气正盛,四甲镇空港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现场十分火热——约3万平方米的厂房主体结构已顺利封顶,工人正加紧作业。
作为四甲镇盘活闲置资产、挖掘低效用地的“标杆项目”,空港产业园规划面积约200亩,被定位为“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布局”的产业转型承载平台。其中,一期工程盘活合兴油脂厂36亩低效用地,总投资5亿元,建设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计划今年11月底竣工。该镇以“开园即满园”为目标,组建专属服务专班,同步推进招商引企,目前已签约引进奥坤仪表科技、鼎翰物联科技等9家企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眼下,四甲镇趁热打铁,筹划利用原轧花厂、华辰印刷等低效闲置资源,建设空港产业园二期,力争将其打造成全镇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引擎”。“今年初,我们深挖资源禀赋,前瞻性布局空港产业园、空港大酒店、空港商业邻里中心‘三件套’,这也是将大交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重大举措。”四甲镇党委书记丁浩表示。
作为市级重大项目,空港大酒店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该项目由江苏润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资2亿元打造,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除新建品牌酒店外,还将配套建设文化商业街区及商务办公区。项目建成后,不仅能大幅提升四甲镇住宿餐饮商务配套硬实力,更能满足企业人才、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生活娱乐需求。
7月7日签约落地的空港商业邻里中心,由苏州客商投资建设,计划今年第四季度开工。项目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将创新采用“邻里商业+第四代低碳住宅”建设模式,打造乡镇商业新样板。目前,已成功引进大型商超、头部餐饮知名品牌入驻。
以商引商
老客商成“新红娘”
近日,铋系纳米材料科创项目签约落户四甲镇空港产业园,计划租赁2600平方米厂房,今年12月启动洁净车间装修,2026年初实现投产。这一高成长性项目的落地,正是四甲镇“以商引商”招商模式的生动实践。
“该项目最初意向落户外省,是新江科技主动推荐至四甲的。”丁浩介绍,项目投资商与新江科技负责人熟识,在后者的引荐下,四甲镇招商专班火速对接,不仅详细介绍海门及四甲的投资环境、政策优势,还协助投资商与空港产业园负责人达成“拎包入驻”协议,有效缓解了项目前期资金压力,最终打动投资商。
四甲镇把产业思维、项目思维贯穿经济工作始终,将“大抓招商、猛攻项目”作为核心任务,一方面组建招商小分队,高频次赴外开展精准招商;另一方面传承“以商引商”优良传统,深挖企业人脉资源,以高质量服务赢得客商信任,让“老客商”成为“新红娘”。空港商业邻里中心投资商,就是被四甲镇服务专班“提前帮其对接引进商户”的诚意打动,主动将其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鸿致智能科技引入四甲。该企业专注于电厂锅炉改造设备研发生产,目前已顺利落地。同时,该企业负责人还引荐了一家贸易企业入驻,今年已实现入轨运营。
金轮公司与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合作有20余年,今年初主动牵线搭桥,推动四甲镇与该校合作引进航空航天装备制造项目,目前项目已通过人才路演。此外,金轮公司在四甲新注册成立南通金轮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纺织贸易业务,即将实现入规。
数据见证招商实效:今年1至7月,四甲镇新开工重大产业项目2个,签约注册重大产业项目4个,服务业项目2个,科创项目12个,其中5个项目被认定为高成长科创项目。目前正在对接中的优质产业项目信息14个、先进科创项目信息18个、高校人才项目3个、服务业项目2个。同时,四甲镇持续强化进规纳税思维,加大“四上”企业引培力度,1至7月新增“四上”企业9家。
精准服务
大力提高发展质效
“要是没有镇党委政府的及时相助,我们很难坚持下去。”谈及企业发展,四甲镇宝威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袁彬满心感慨。
宝威纺织主营产品出口美国,此前受关税政策影响,6000余万元货物积压仓库,银行到期贷款亟待转贷,资金链濒临断裂。面对企业困境,四甲镇第一时间召开专班会议研究对策,最终推动银行拿出“只还息不还本”的临时政策,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协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短短一个月,企业积压的货物全部售罄,重新走上发展正轨。重拾信心的宝威纺织随即启动了总投资5000万元的抗菌生产线项目,目前一期1000万元新设备已投入运行。
“我们始终把‘扩增量、优存量、控减量’贯穿工作始终,而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则是推动经济质效提升的关键抓手。”丁浩表示。今年以来,四甲镇开展“镇村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年”活动,开设“群众工作实训营”,聚焦实践能力锤炼,组织干部走进群众、走进企业、走进项目现场,真心实意帮企业纾困解难,持续擦亮“四甲是家”的营商环境品牌,激发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暖心服务转化为发展实效:四甲镇4家企业入围海门区纳税百强。1至7月,四甲镇6家工业企业入库税金超600万元,其中2家突破3000万元,工业税收对财政贡献率达80%。中兴精密、中兴创元两家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积极布局国内市场,1至7月共缴税金近4000万元,实现两位数增长;南通爱尔思、沪海铸造依托科技创新,研发生产“不可替代”的核心产品,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今年前7个月,两家企业入库税金总和超2700万元,增幅创历史新高。“我们将紧盯目标不松劲,聚焦短板强弱项,以‘一着不让’的劲头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服务,为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四甲力量!”四甲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黄松波表示。
本报通讯员 刘海滢 本报记者 黄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