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个体化照护:尊重生命个体需求
日期:09-04
5月16日,90岁的大学退休教师刘奶奶(化姓)是位胰腺癌患者,因为病痛的折磨,进食困难,常规的医疗手段已无力回天。两个女儿商量后,在征得老人同意的前提下,将她送入市肿瘤医院安宁疗护病区。
“与家属的谈话非常关键,关系到安宁疗护个体化方案的制定。”通过谈话,吴毅了解到一个关键信息——刘奶奶是位基督教徒。为此,她和两个女儿商议后,定期邀请宋奶奶的教友来院探望、交流,宽慰老人的情绪。事实证明,这一计划很快奏效,住院期间,刘奶奶的教友隔天都会来院,围坐在老人的病床前唱歌,为她虔诚祷告,让老人的心情变得平和安宁。5月24日,刘奶奶平静安详地离世。
一周后,老人的两个女儿专程来医院送上锦旗,感谢医护人员对母亲生前无微不至的照顾。“临终关怀显大爱,善终守护慰人心。”锦旗上的14个字,让吴毅和团队倍感欣慰。
细致入微的护理,在安宁疗护病区处处可见。“我们专门设置了‘移动理发室’,购买了电动理发工具,由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床边服务;对于因为化疗而头发脱落的女性患者,我们还为她们送上亲手编织的手工帽;除了常规止痛治疗外,我们还联合中医科,提供穴位贴敷、耳穴埋籽、热罨包等中医适宜服务,帮助缓解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护理部副主任陆雁介绍,目前,全院每个病区都配备了安宁疗护专科护士,设立安宁疗护联络员。除了安宁疗护病区集中收治终末期患者外,还有部分患者分散在肝胆外科等其他病区,“很多患者对他们的主治医师更加信任,考虑到尊重患者意愿,我们采取‘安宁共照’与集中收治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为有意愿接受安宁疗护的患者实施个体化照护。”陆雁说。
安宁照护不仅体现在生活照料上,更体现在情感联结上。今年4月,38岁的肺癌患者张女士(化姓)入住安宁疗护病区。由于两个女儿处于青春叛逆期,张女士和她们的关系紧张,一度发展到不说话的地步。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迎春第一时间联系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对张女士的女儿进行心理疏导,让两个女儿意识到妈妈对她们的爱。在心理咨询师的劝慰下,两个女儿主动跟母亲打来视频电话问候,并在张女士临终前陪伴她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当我们看到母女和解的那一刻,一切的辛苦都变得有意义了。”刘迎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