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让海门味道“鲜速”奔赴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A03版:看南通       上一篇    下一篇

让农产品出村进城,既是激活农业产业化发展动能的重要路径,更是搭建乡村振兴桥梁的关键纽带。2023年年底,海门区启动“暖心助农”服务乡村振兴项目,20多家单位达成联盟合作协议,加速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截至目前,该活动助销农产品金额已累计超2亿元。

“我们是首批与海门邮政接洽的农企,成功进入他们的‘邮乐购’农产品库后,销路一下子被打开了,截至目前累计销售额有150万元。”日前,锦佳源公司负责人张舒舒开心地说。位于三星镇的锦佳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农业企业,以种植金耳等菌类为主。此前,尽管公司拥有现代化的种植设施和成熟的种植技术,产品品质有保障,但由于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优质产品常常“养在深闺人未识”。

“暖心助农”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开启后,海门邮政借助“邮乐购”平台,在全区范围内优选农产品。他们主动对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农业经营主体,考察他们的农业资质与农产品质检情况,详细洽谈合作模式、供应价格等细节,最终签订供应商合作协议。协议中明确,海门邮政以低于市场价的物流费用为企业提供订单配送服务,且坚持“不做中间商”原则——农产品的供应价格即为销售价格。“我们不赚差价,就是要让农民的好东西以实在价格走进更多家庭。”海门邮政分公司渠道平台部经理张鲲向记者强调。据初步统计,海门邮政今年全平台发布农产品种类超200种。

针对农业经营主体在扩大发展中面临的资金短缺难题,海门邮政精准施策,创新组建“金融+寄递+电商”综合服务团队,制定专属方案,开通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服务,实现贷款申请、审批、发放的高效直达。仅今年上半年,海门邮政已累计发放助农贷款5028万元。

线上线下联动发力

进入“邮乐购”平台的农产品,如何转化为实际购买率?“邮乐购”平台衍生的邮乐小店、邮乐优鲜、邮乐直播等渠道,均为邮政系统官方搭建的农产品线上平台。以团购模式的邮乐优鲜为例,海门邮政按季节、月份动态更新农产品品类,建立“周三选品、周四配送”的固定服务模式,并在各联盟单位及海门邮政35个金融网点、4个纯邮网点等设立自提点共计60余处,实现服务全覆盖。“联盟单位工作人员可直接在单位提货,其他市民则可就近选择自提点取货。”张鲲介绍道。

为进一步提升消费者体验、扩大订购规模,海门邮政组建了20多个团购社群,每个社群配备专职团长负责新品信息发布和提货通知,做好订单统计、自提点货物分发等管理工作。同时,以“食堂经济”为突破口,组织专员走进各联盟单位食堂开展巡回试吃品鉴活动。西瓜的清甜多汁、大米的软糯醇香、酱菜的咸鲜入味……通过现场试吃、产品讲解、产地溯源介绍,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农产品的品质特色与地域风味,有效拉近消费者与农产品的距离。“看得见品质、尝得到新鲜,下单提货都方便,这样的助农活动太给力了。”海门区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张卫华说。

打造标杆开拓市场

夏日炎炎,位于海门高新区的南通博涛农业有限公司6000亩稻麦基地绿意铺展,连片的水稻苗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谁能想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农田背后,也曾面临销路受阻的困境。“多亏了区农业农村局的引荐,我们才进入了海门邮政的帮扶视野。在邮政团队的专业指导下,我们顺利完成招投标流程,成功入驻江苏省邮政二级采购平台。这一步跨越,不仅让我们的农产品顺利‘进城’,更打开了全省销售的广阔天地。”公司负责人张涛说。“仅通过积分兑换方式销售的大米,每年就能达到5000万元左右。”张鲲透露。

农产品的市场拓展不止于此。海门邮政还积极融入全国邮政系统的农产品交易活动,在应季时节精准对接各地优质资源,例如引进大连的樱桃、广东的荔枝、山东的苹果,让本地百姓足不出户尝遍全国鲜。同时,海门邮政精心打包海门山羊肉、巴道螃蟹等特色农产品,通过邮政快车发往全国各地,让“海门味道”摆上更多市民餐桌。

未来,海门邮政将持续深化“邮政+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在扩大合作覆盖面上下功夫,重点挖掘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为更多农业经营主体搭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服务桥梁。同时将进一步升级服务体系,整合物流、金融、电商等资源优势,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通过邮政平台走向全国大市场,让惠农助农的成果滋养更广阔的“田野”。

本报通讯员 俞苏华

本报记者 黄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