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天玲 通讯员俞苏华)处暑过后,越冬育苗陆续开启。昨日,记者在海门区悦来镇南通普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看到,工人们沿着苗床一字排开,双手将一株株野生茄根植入基质盘,确保每株茄根都能在基质中稳稳扎根。“等这些野生茄根在基质盘里稳固生长一段时间,我们就会启动嫁接工序,把培育好的新型茄苗嫁接到野生茄根上,这样可提高茄苗整体的抗病性和存活率。”普农公司负责人万继明说。
普农公司是海门区大型的育苗企业之一,这个时节主要培育茄苗、芹菜苗、花菜苗、甘蓝苗等近10种江浙沪地区受欢迎的蔬菜品种。预计截至明年4月,越冬蔬菜苗总供应量将达1000多万株,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不过,今年越冬育苗期间的天气较往年更为特殊,不仅温度高,还持续时间长。为此,普农公司沿用夏季生产的降温方案,在所有玻璃大棚的外部和内部都铺设遮阳网,通过双重遮挡减少阳光直射。同时,将大棚四周的通风窗与棚顶的天窗全部打开,形成空气对流,最大限度降低棚内温度。“现在棚内温度基本能稳定在28℃至30℃之间,刚好符合幼苗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万继明说。
在玻璃大棚的另一侧,管理员正围着育苗盘仔细观察幼苗长势,并不时调整幼苗间距。“除了做好降温,我们还加强了苗期水肥管理,每天根据基质湿度精准浇水,同时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确保幼苗长势均匀、根系健壮。”公司技术管理员介绍。为了提高育苗质量,公司坚持使用自动洒水设备,提升增湿作业的速度与效果。
据了解,除了南通普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海门区其他育苗企业也开足马力开展育苗,预计今年全区越冬蔬菜育苗总量将达到3亿株,除供应本地市场外,部分优质菜苗还将销往上海等地,为长三角地区百姓的冬季“菜篮子”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