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21日,在苏中军区的率领下,数万军民协同作战,如皋城终得收复。
1945年春,侵华日军实力大幅衰退,中国敌后战场已建立包括苏中区在内的19块根据地。南通地区各县在苏中区党委、苏中四地委领导下,一边推进根据地建设,一边组织抗日武装发起夏季军政攻势。6月30日,海启地区启西区队及路南乡小队在龚仓角成功伏击日军宪兵特工队并将其全歼,获四分区领导通令嘉奖。同时,各地广泛开展“红黑点”运动,争取部分伪军政人员投降,加速了伪组织的瓦解,抗日决战的最后时刻逐步临近。
南通地区收复战捷报
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全国抗日力量展开反攻;10日,朱德总司令命令各解放区人民军队收缴敌伪武器、接受日军投降;15日,日本天皇发布《停战诏书》;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在此背景下,苏中四分区军民积极投入对日伪最后一战:8月15日后,南通警卫团进逼下,三余、余西等多地日伪军收缩据点;20日,四分区部队进攻丁堰镇,歼敌600余人并截断如皋守敌南逃路线;23日,南通县金沙镇收复;30日,如皋县警卫团等围攻岔河据点伪军,迫使其全部缴械,汇龙镇也因日伪军撤退得以收复;9月1日,三厂、青龙港敌人逃跑,海门收复,东南全境解放;14—15日,海安镇、胡家集及紫石县相继收复,抗日军民矛头直指如皋城。
决战如皋城
盘踞如皋城的伪独立19旅旅长孔瑞五、伪如皋保安大队队长孟宪平,率3000余人马加固城墙、设置土堡,拒绝投降。9月15日午夜,如西、泰县、如皋三县1万多武装力量包围如皋城;18日下午,新四军苏中军区部队抵达并部署作战,向敌人发出最后通牒遭拒。19日,主力部队开始炮击,民兵全力协助作战,通过挖地洞运送物资、堆泥包构筑碉堡、用木桶设疑兵等方式配合正规军。21日凌晨1时,总攻命令下达,民兵冒雨撑浮桥协助指战员攻城,18名勇士率先从云梯登上南城门,民兵随后参与肉搏战,击溃伪军反攻。下午1时,敌人投降,此役共击毙伪军200余人,俘虏3000余人。至此,南通地区军民收复除南通城以外的绝大多数城镇与乡村,南通人民与全国人民共同迎来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周磊 朱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