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柳诒徵赞誉 赵曾望书法印作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A07版:城市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白飞

赵宗抃自幼寓居如东。他生于金石世家。镇江同乡好友、著名史学家柳诒徵不仅在诗中点评赵家三代人的篆刻技艺,还有专文论述赵曾望、赵宗抃父子的印谱。他为赵曾望(字芍亭)写下《赵芍亭印谱·序》:摹印之体,肇自嬴赵,西京镂铜,厥制炳焉。技仅虫雕,文则虎变。穆若鬺鼎,珍于琮璋。动刀甚微,如斗斯大。年祀愈邈,矩矱益尊。元明以来,易金以石,远宗猎碣,盛饰越章,妙剔山骨,式腾天趣。寻丈之势,郁乎寸心。阴阳之微,翕以骈指,名家代作,谱牒斯繁。芍亭先生早攻六书,精研五雅,值值作画,铿铿说经。闲作印人,盖其余事,梓庆削镳,惊犹鬼神。大马捶钩,不失毫发。压纸山立,触肘云腾。弟畜怀宁,儿视浙水。曩过蜀琴,叩其庭诰,获睹瑰制,窃仪古怀。

柳诒徵短序简述印史,赞誉赵曾望的书法印作。末了诸句,由己及彼,“弟畜怀宁”是柳诒徵自言私淑邓怀宁(邓石如),学习书法。“儿视浙水”说明赵宗抃篆刻为浙派风格。末句记述柳诒徵往日交游,探问赵宗抃的家学,获机看到他的篆刻作品,心仪他的印作,颇具古风。

柳诒徵自署“盋山髯”,又为赵宗抃写下《悔庵印存·序》:芍亭世丈,以秦权汉碑额法刻印。蜀琴承家学,蔚然堂构矣。比又益以安阳甲骨笔执,所造益邃。文郎才舞象勺,日劙花乳,与乃翁抗行。蜀琴殆印人中文王乎?壬申秋蜀琴以印谱属题,谨志数语,备印史世家言:蜀琴当为之轩髯天乐也。

这篇短序分析赵宗抃秉承家学,擅长篆刻,父子颃颉。相比“印人中文王”的主观比喻,对于赵氏父子的篆刻风格作出客观评价。东皋印派兴盛于清初,式微于晚清。浙派于清中期崛起,经久不衰。赵曾望、赵宗抃久居皋东,结识东皋印人,阅览东皋印谱,在所难免。但是他们的篆刻风格的确如柳诒徵所述,与时俱进,更近浙派,师法秦汉碑印,受到东皋印派的影响微乎其微。不妨举印为证。

赵宗抃数次为柳诒徵治印。郑逸梅述及,赵宗抃为柳先生刻有一方“一生书里活”,柳氏特别欢喜,可惜今已难见。幸运的是,《悔庵印稿》中录入另外四方刻印,兹述如下。朱文印“翼谋”学习吴昌硕中年篆刻风格,可惜线条羸弱,且布局上略具东皋印风,字字不搭边,字字不连线,彰显空灵。“盋山髯”也为朱文印。南京国学图书馆前身——江南图书馆位于盋山下。柳诒徵在此支持工作多年,故有此号,并著《盋山案牍》。这方朱文印为“二一”布局,师法秦古玺印,以金文入印,用刀受到新浙派(王福庵)影响,线条起伏变化。“劬堂”为细白文印,用刀取法汉玉印,字法具有明人气息,线条典雅,印面清爽,堪称佳作。“陶风楼收藏书画之印”白文多字印,布局线条师法汉玉印,用字学自吴让之,尚不到位,略显轻率。

综上,以柳氏点评为理论依据,结合赵氏父子生活履历,赵曾望、赵宗抃印作特征的形成,见微知著:清末民国时期东皋印派衰落,浙派兴起,已是事实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