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彭军君 通讯员樊轶媛)近日,在位于海门区的三德线青龙河桥下,潜水员携带声呐、高清摄像头等专业设备,为桥梁水下桩基进行“深度体检”。
本次检测共涉及青龙大桥、凤凰新桥、常乐大桥等12座航道桥梁合计约80根涉水桩,外观检查5天,检测完成后,将于9月底前生成检测报告,为后期桥梁维修加固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取的是水上、水下联合检查的方式,潜水员通过水下目测、摄像、探摸等方式,检查桩基外观是否有冲刷、偏位等情况,详细记录桩基的病害部位、数量,评定水下桩基缺损程度。水面上的技术人员利用水上监视器跟随潜水员同步进行判别。”苏交科桥梁检测工程师高宇介绍。
自2023年起,海门区结合辖区内桥梁及水域状况,首次尝试对通航桥梁开展水下桩基检测工作。根据桩基评定结果,2024年进一步探索水下桩基加固工程并继续将桩基检测项目列入航道桥梁养护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