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绘就“科产城人”融合发展新图景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第A05版:看南通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以来,海门区三厂工业园区持续深耕项目招引、创新驱动和实体强基三大核心领域,扎实推动“实体经济扩量增效、科创能级整体跃升、城乡发展互补互融、社会治理赋能全局、基层党建创新示范”五大攻坚行动,园区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成效显著。

今年1—7月,三厂工业园区完成全口径工业开票销售43.11亿元,同比增长9.79%;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4亿元,超序时进度19.3%,同比增长32.6%。一幅“科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

精准招商 选优育强

7月底,由海门区投资服务中心和三厂工业园区共同举办的“产投融合 材聚未来”专题招商活动在上海举行。活动聚焦产业与资本深度融合,让企业获得资本赋能机会,为资本找到优质投资对象,这也是三厂工业园区探索产投融合发展模式的关键一步。

无独有偶,就在不久前,“智汇三厂 科创未来”三厂工业园区科技创新招商恳谈会在上海举行,旨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吸引优质科技企业和项目落地。

今年以来,三厂工业园区已组织前往苏州、上海、北京等地招商60余次。截至目前,园区在谈成熟项目6个,新签约项目2个,新立项项目9个。

招商引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更是产业升级的“源头活水”。三厂工业园区始终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但并非“捡到篮子都是菜”,而是转向“精准选优”“科学育强”。

去年落户的瓦库精密机械项目由苏州科沃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23年上半年,三厂工业园区获知相关信息后,了解到投资方是一家优质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海外,客户群体是国外知名企业,新上项目是公司要开发的高端市场。综合信息得出结论:该项目为先进制造业项目,是与园区主导产业相符合的真项目、好项目。园区立即决定拿出好地块,为该项目打通物流通道,推进项目快速签约、开工建设。目前,瓦库精密机械已完成设备投入超过6000万元,今年产出有望突破1亿元,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出4.5亿元。

同时,园区也持续推动存量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增资扩产。去年竣工的鹰普航空件及深海能源装备核心部件制造项目,是一个高质量的转型升级项目。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园区主要负责人赴企业总部走访,主动听取企业诉求,用心帮助企业解决影响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企业被园区尽心尽责的服务感动,决定将外地生产基地搬迁到三厂。目前该项目设备投入达2亿元,还从德国引进9台设备,今年可增加销售3亿元。

盘活存量 拓容增效

土地资源日益紧缺,是许多成熟工业园区面临的共同挑战。面对这一制约,三厂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存量盘活”“腾笼换鸟”,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高效利用每一寸土地。去年以来,园区累计盘活闲置用地7宗、面积136亩,成功引进项目13个。

走进大生产业园,一座建筑面积逾7万平方米的崭新厂房展现在眼前,内部装修正紧锣密鼓地进行。这正是今年实施的市级重大产业项目——总投资5亿元的沧海生物高端医疗器械项目。

去年,南通海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整合产业资源,启动投资沧海生物高端医疗器械项目。彼时,大生产业园内有一块低效用地,占地30亩,原为海门汽校,几乎无效益产出,可满足新项目落地条件。园区立即启动该低效用地腾退,仅用60天完成腾退清理、土地收储工作,确保了新项目快速落地、开工建设。

今年,三厂工业园区全力推进原青龙化工园区退“化”后的地块腾退盘活工作。对每块闲置用地建档立库,形成闲置用地大数据库,实施“一企一策”推进盘活。总投资5亿元的乐轻食品无菌冷灌饮品项目需用地30亩,园区及时筛选可供地块,精准识别各地块用地属性、污染情况、归属问题等,成功匹配盘活了30亩闲置土地,项目从接洽到签约仅用20天时间,项目全面达产后年新增销售额将超3.5亿元,税收1500万元。

唤醒“沉睡资产”,三厂工业园区在横向腾挪空间的同时,“向天要地”,推动“项目上楼”,让更多的土地利用从“二维”转向“三维”,从“平方”走向“立方”,在纵向上延展和突破,实现土地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

创新驱动 聚才引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三厂工业园区始终将创新驱动置于重要位置,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活力。

连日来,在河北秦皇岛北戴河景区联峰路上,一排1米多高的白色机器人缓缓移动至路中,机械臂举起标准停车手势,潮汐车道绿灯应声亮起。这些机器人既不是科幻电影道具,也不是实验室原型,而是位于园区的南通天承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人形隔离引导机器人。这家以发光地砖、交通信号设备起家的传统智能交通企业,正悄然完成从硬件制造商到人形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转型。

像天承光电这样通过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企业,在三厂工业园区并非个例。维柏思特是一家传统的服装衬布专业生产企业,面对传统行业用工多、效率低等困境,公司投资上亿元,打造智能制造工厂,成为全国衬布行业第一家使用智能仓储系统的企业。与苏州大学联合推出的智能在线检测系统投入实际生产使用,实现了由人工检验向智能检验的转变,减少了漏检差错,工作效率提高了3倍。维柏思特因此获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为全国衬布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根本。今年以来,三厂工业园区以新一轮“创新海门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组建“一项目一专班”攻坚小组,全周期服务科创、人才项目落地见效。截至目前,通过“东洲智荟”路演项目4个,落地注册3个;认定高成长性科创项目2个,培育高成长性科创项目4个,一般科创项目8个;累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6.32亿元;完成产学研合作项目13个。

本报记者 黄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