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子默
世上有许多河,尤其在平原水乡,河汊密布,奔流不息,但令我最难忘的是家乡古镇的母亲河——栟茶运河,它静静流淌,是滋养一个少年精神发育的源泉。
它从长江上游一路逶迤而来,在苏中江海交界处、如东的西北角停下脚步,与栟茶小平原的人们厮守相伴。
运河原为古运盐河,宋咸淳年间开凿,西起海安,东至如东县小洋口注入黄海,成为苏北沿海历代水运的重要动脉。栟茶所产食盐通过它运往泰州、扬州,直达京杭大运河,再运往各地,“水上走廊”的美誉曾使它名扬万里,故栟茶有“苏东古盐都,运河入海口”之称。
小镇依水而建,运河两岸是四通八达的巷道,老街两侧连接大小47条巷道,悠远静谧,伸向老镇区的四围框河,每条巷内又有十几、几十个院落。如此保存完好的传统街巷体系,在全国也属少见。走进去像钻进迷宫,迷失在古朴清幽的街巷岔口。梅雨季节,发亮的石板街像一条条运河的分支在陆地漫游,仿佛穿行在戴望舒笔下的雨巷,理发、淘书、买烧饼,蓝烟袅袅的煤球炉上炖着茶叶蛋,人间烟火在藏青色水墨画里低旋慢转,偶有“笃笃笃”的高跟鞋声飘过,把思绪带到镇外很远的地方。
运河汩汩流淌千年,慈悲博大,包容涵育着一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有惊人的自洁功能,多少尘垢经涤荡沉淀后又成一泓碧波,哺育着运河两岸的一代代人。旧时,上游洗锅涮马桶,下游依旧清澈,人们照样淘米洗菜。住在运河两岸的栟茶人,骨子里有着谦和包容、清雅灵秀的性格。
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我有幸在运河边的栟茶中学读高中。学校创办于1928年,建筑古朴大方,青砖黛瓦、红柱回廊,乡土气与书卷气杂糅天成,清晨书声琅琅、鸟鸣青翠,微风吹过,屋顶的瓦松摇曳。傍晚散步在运河边,青草随性漫堤、油菜花开得泼辣,少年有使不完的力气搬运粗粝的青春,心在河水里横冲直撞,有一种忽复乘舟梦日边的豪迈。
乐水者智,人因水灵。栟河绵长,浸润造就了栟茶人崇文重教的传统、人杰地灵的气象,历史的沉淀在这里随处可见,骆宾王、范仲淹、文天祥、左宗棠等名人曾在此留下足迹。如东最早的书院——明代的南沙书院就设于此,小镇先后出了状元1名,榜眼1名,进士、举人40多人……解放后,栟茶又打造出“教育之乡”美名,曾凭“栟中现象”火遍全国。镇中心的卫海桥桥名,是我的同学曹锋6岁时题写,他幼承家训,临池苦练,写得一手好书法,这也生动反映了古镇的文脉兴旺。“守规矩方可日日进步 肯吃苦才能代代成才”的土味校训,是催生学霸辈出、英才不断的精神密码,一个个金凤凰从海边草窝里飞出。20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曾载文《如东有个西北片》报道栟茶中学教育的突出成就。
千年沧桑,河流恒新,而一代代人老去,隐身暮色四合的夕光中,消失在淙淙水声里,但那些喜乐哀愁、昂扬奋进的旋律,永远飘荡在河流上空。水乡古镇孕育的人们更具水的善良清澈、坚韧顽强。明代大忠臣“栟茶缪氏二贤”的忠勇才德事迹广为传颂;栟茶孝女蔡慧为救父“滚钉板告御状”感动康熙皇帝;栟茶举人徐述夔一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酿成清朝著名的一柱楼诗案文字狱;抗战期间,寂然法师于南京栖霞寺营救了2.4万名南京大屠杀幸存难民,被誉称为“中国辛德勒”。
战争年代,栟茶人追随中国共产党,在这片热土上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1941年4月,新四军苏中军区在栟茶成立,栟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四军的重要政治中心,陶勇在如东建立中共领导的第一支海上武装——海防团,栟茶也成为中国人民海军的“起锚之地”。
解放后,吃苦耐劳的栟茶人植棉种粮、栽桑养蚕,开发滩涂、耕海图强,乘乡镇经济发展东风大办工业,石油机械跨海越洋、有机化工摘得国家大奖,生机勃发,百姓殷实。进入新时代,敢闯敢干的栟茶人力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农业农村亮点纷呈,更把眼光投向古老的运河、街镇,秉持为乡村立境界,为乡土传精神的现代建设理念,打造长三角北翼特色生态休闲古镇。
现在,这座曾偏于一隅、藏在深闺的古镇,经过精心梳理打造,形成一街二岸三巷的主体格局,成为一座既古朴庄重彰显古代文化,又焕发生机洋溢现代文明的历史名镇。走在古意盎然的石板路上,沿街依次排列的状元坊、寂然坊、孝女坊、二贤坊、尚书坊、范公坊、南沙坊等七座牌坊,有着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史诗的诉说。夜晚,徜徉在运河两岸,霓虹灯光映在东莱阁塔、荡漾的河面,曼妙绚烂,微风撩起衣袂,让你不忍归去。
一提栟茶的美食就让人流口水,栟茶人靠海吃海,海鲜是每户人家的日常饮食,连点心小吃也加入海鲜,虾籽烧饼、文蛤馄饨,让外来食客大快朵颐,鲜掉眉毛。最有名的当数蛏汤和天下第一鲜文蛤了,王二小蛏汤还上过央视《舌尖上的中国》,雪白的乳汤里半氽半沉的竹蛏若隐若现,有“贵妃出浴”的美感,软嫩滑爽的竹蛏汤甫一入喉,鲜醇厚实的味道迅速弥漫每一个毛孔。铁板文蛤也是一绝,在嗤啦的声音、扑鼻的香气里,你就乖乖被南黄海的温柔鲜美俘获……这样的日子永远有滋有味。
节假日,来栟茶逛古镇、品美食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喧闹沸腾。平时镇上的居民悠闲自得,街道显得清幽、疏朗,确是动静相宜、休闲生活的好去处,比起大城市古街区的拥挤嘈杂舒服多了。
岁月奔涌,改变的是栟茶的小镇景象,却没有更改它的风土人情。浓重的乡音俚语,甘甜的天水茶,童年记忆里的炊烟饭香,依然顽强弥散在这一方天地。石板街上,散落着一户户人家,小小的门里,是柴米油盐的恬淡生活。
风吹雨打,街巷古朴的影子尚在,但旧痕里掩不住新的气象。运河悠悠,蜿蜒婀娜的身姿越发年轻灵动,闪现新鲜活泼的颜色,一路清澈东流,奔向浩瀚的南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