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卖泥螺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07版:民间写真       上一篇    下一篇

□田耀东

两个卖泥螺的女人都上了年纪。白脸女人摆开两只不锈钢盆,里面的泥螺一盆卖廿五元一斤,另一盆卖一百元三斤。泥螺有大小,清清爽爽,像妆容过的白脸女人。

黑脸女人面前就一个盆,四十五元一斤,泥螺大,抄一把,螺液浓稠,凝成一团,滴不下一丝,像黑脸女人黏糊糊的头发。一个男人问了价,调头向白脸女人走去,买了三斤。又来一个向黑脸女人问价,转身就向对面走去了。

白脸女人连续卖掉几次,瞥了一眼黑脸女人的泥螺,收起家什,骑车另找地方去了。黑脸女人看着她离去,若有所思。

一辆汽车停在泥螺盆前,车主摇下车窗问了价,走了。几个店主围上去,俯身抄起泥螺看,一个上了年纪的店主说,这泥螺是好的,我买五百元,你给我称十五斤。黑脸女人脸涨得通红,结结巴巴地说,这个价给你,我要亏本的。店主们七嘴八舌地说,都是这么卖的,他并没有占你便宜。

女人说,那都是浸了水的,赚的就是水钱,也赚不到多少的。

谁信呢?一个人也没有向她买。又有几个人问了价,掉头就走。店主们笑着说,卖得贵,谁要呀!

女人为人们的不信任而感到委屈,叹一口气说,不相信吗?当场做给你们看。店主们瞬间来了兴趣,一齐围过来。

女人转身去车上拿了一个盆,从伫物箱的小桶里倒出小半盆泥螺,用漏勺抄起,黏糊糊一团,半天没滴一点水。继又拿出用旧棉被裹着的冰镇纯净水,拧开盖子往盆里咕咚咕咚倒下去,用漏勺搅拌几下,只见泥螺泡在水里,很舒服地舒展开身子,一支烟工夫,水就喝光了。泥螺胖大起来,撑到盆沿上,粒粒饱满,像化了妆一样精神。

女人又把没放水的那盆推向前,说,这个卖四十五一斤的,反而赚得少。

看你也赚得不少了,出点力气去捡,都是净利润,哪像我们,整天闲得慌,店主们不屑地说。

那是过去,现在捡不到了,女人分辩。小时候,泥螺像打谷场上的蚕豆,铺满了沙滩,下滩就能捡到,用小扁担挑上岸,腌泥螺、炒泥螺、泥螺汤,从黄梅天吃到中秋节。黄梅季的泥螺小、嫩,秋后的泥螺一肚子膏黄,个大肉香。现在的泥螺由滩主出钱请人捡,批发给卖泥螺的人,卖的人多,买的人压价,为赚钱,只能掺水,当天卖不掉的放冷藏里,第二天再卖,泥螺肉就不脆了。几天再卖不掉,泥螺就僵了。像刚才掺水后立即买回家的也不要紧,撒点盐放淘箩里筛,筛去水和黏液就行。二次再撒盐多些,第三次就要将它放啤酒里腌煞了,吃时再放水龙头上冲干净,放生姜、蒜泥、几滴高度白酒。白酒不能多放,多放了螺肉有苦味。再加点白糖、生抽,仍然鲜嫩风脆的,但总没有不掺水的脆爽,味道也没有这么好。

听她说的有道理,刚才扬言要买五百元的店主向她买了一斤。女人为有人相信而感动,收款后又在盆里抓了几颗送给他说,你以后可以试的,掺水的买一斤、不掺水的买一斤,比一比就知道。

说话间,女人又在另一只盆里放了些泥螺,倒进几瓶水让它泡着,继续说:我卖了二十年泥螺,知道的人都上我家里来,他们都是行家,只要货色好、价格公道,自然会买你的货。时间长了,传的人多了,我就在家里卖,不用出菜市场佣金,城管也不会上门来。今天我在集市上转了一圈,见没有哪个像我这样卖的,我要再试一试。

说话间,又来了两个骑电瓶车的人,问了两种泥螺的价格,仔细地把泥螺放手心里比较,还是买走了刚才掺水的泥螺。女人对他们说:回家要马上腌噢!这样才好吃。

买的人头也不回,只当没听见。

待买的人走远了,女人自言自语,唉!为什么不信我呢。

太阳下山了,街道上没行人,不掺水的泥螺再也不动。掺水的卖完了。女人萎缩成一团,身子也小了好多,低下头看着盆,很孤独的样子。临走,女人对买了她泥螺的店主说,好吃的话,下次再买,不骗你的。

店主只是嗯了一声,并没有多话。

第二天,白脸女人又坐在街檐下卖泥螺。泥螺仍然这么标致,用漏勺一抄,稀薄的白水滴滴而下,粉嫩的。生意很好。买的人说,集市上就数她的泥螺好!

黑脸女人再也没有来。买过她泥螺的店主说,我应该留一个电话的。其他的店主说,你真的信她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