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食不言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07版:民间写真       上一篇    下一篇

□余慧

零零后儿子手机须臾不离身,吃饭时手机外放的声音显得格外聒噪。好几次想要提醒,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的思绪被拉回年少时老家饭桌旁,耳边仿佛响起父亲常说的那句“食不言”。

父亲素来温和,但在吃饭一事上却很较真。老家那张绛红的八仙桌,漆面早已斑驳,却总被擦得锃亮。每到饭点,父亲总要先把这句话说在前头:“食不言。”父亲说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儿时觉得这规矩实在烦人,明明满肚子话想说,偏要憋着。妹妹叽叽喳喳停不下来,母亲嗔怪道:好吃的也堵不住你的嘴。妹妹在桌底下踢我脚,我俩挤眉弄眼,父亲瞧见了,温和地一笑,用目光示意我们别闹。

父亲要求我们“食不言”,他自己首先做到了,从不在饭桌上教训我们。饭桌上只有筷子碰碗的清脆声响,和着饭菜的香气静静流淌。

唯一例外的是除夕年夜饭。开席前,父亲会细数家中一年的光景,我和妹妹也要汇报各自的收获。一家人说说笑笑,好像要把积攒了一整年的话都倒出来。

一晃我们就长大了。十八岁生日那天,母亲张罗了一桌好菜。红烧肉油亮亮的,清蒸鱼眼睛还鼓着,都是我爱吃的。父亲破例开了瓶老酒,给我和妹妹斟满饮料。他举起酒杯:“你成年了,往后吃饭,不必拘着。”十八岁的我还是懵懵懂懂的,不太明白这话的意思。

长大后离开老家,求学、工作,第一次参加应酬时,看着满桌人推杯换盏,我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吃饭了,筷子伸出去又缩回来。坐旁边的同事大姐推了推发呆的我:“别拘束啊!”我不好意思地笑着点头,心里却想着老家那张安静的饭桌。

父亲去世那年冬天特别冷。守灵那夜,表姐煮了一碗红糖荷包蛋,让我吃了暖和暖和。我捧起碗,想起小时候发烧,父亲端着碗,一勺勺喂我喝糖水:“慢慢吃,别说话。”

儿子七八岁时,带他去一家传统餐馆,墙上挂着“食不言”的书法匾额。小家伙仰头发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我给他夹了块鱼肉,想起父亲当年教我剔鱼刺的样子,轻声答:“就是吃饭时要专心。”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低头扒饭时,额前的碎发一抖一抖,像极了我小时候。恍惚间看见父亲用筷子轻轻敲我手背:“吃饭的时候不要东张西望。”

如今儿子已经长大成人,看他吃饭时手机不离手,我好几次想开口说点什么,最终只是往他碗里夹了只虾,说:“慢慢吃。”

“食不言”的深意,是让吃饭回归最本真的状态。当我们完全沉浸在食物中,每一粒米饭的甘甜、每一口菜肴的鲜美,都会被无限放大,让我们内心充盈着幸福和满足。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这样安安静静吃顿饭的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