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你我都是传承者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A04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在采访中,我们屡屡为革命老区人的铭记历史、传承使命的责任感所打动。

在耙齿凌革命烈士纪念馆,看到讲解员刘颖琦匆匆赶来,我们才知道馆里并没有专职的讲解员,目前选拔了几名年轻人,有需要就上岗。小刘是附近锦成村的村干部,需要时来馆中义务讲解,但自己的本职工作一点也不会落下。整个讲解过程中,小刘仪态端庄、声音明亮、操作熟练。当被问到是否受过专业培训,她害羞地笑了笑,说他们这些兼职讲解员主要靠平时自己学习揣摩。她就利用业余时间背方案、查资料、练仪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外出时在文化场馆、旅游景点发现了欣赏的讲解员,她会主动讨教交流,不放过提高的机会。我们问她很喜欢这工作吗?她思索了一下,告诉我们她的老家离烈士陵园不远,从小就经常来玩,老师也会带着大家过来给烈士扫墓,听说有讲解的机会,她就参加了选拔。至于那段充满鲜血与荣光的历史,她虽然从小接触,但感觉是参加讲解后在脑中逐渐清晰、深刻起来的。同时她也越来越意识到这份工作的重要性,所以总想做得更好些。平时有机会她还会去学校向孩子们宣讲,尽力让更多的人了解、记住这段历史。

平时,小刘他们忙得跑不开的时候,纪念馆戴晓斌馆长也会顶上。“就是我的如东普通话,不太好懂。”他爽朗地笑着,“我是土生土长的烈士陵村人,上的小学就是烈士小学,初中也在烈士中学。我从小就听老人们讲耙齿凌战役和新四军的故事,可以说是听着这些长大的,不知不觉中有了深厚的感情。后来我就去参了军。”退伍后,无论是在村里还是到镇上工作,戴晓斌都特别牵挂烈士陵园和纪念馆,恢复“景安村”的红色地名、重修纪念馆等他都积极奔走出力,后来又担任了纪念馆的馆长。他回忆:“之前在这儿讲解的,主要是一批老同志,其中有老民兵大队长、当年的儿童团团长等,他们成立了宣讲队,进企业、进学校讲述耙齿凌战斗故事。”老一代基本辞世,但弘扬抗战精神的接力棒已经完成了传递。

的确,他们的讲解,是铭记,是缅怀,更是呼唤;他们叙述的那些内容、展示的那些文物、播放的那些资料,联结着过去与现在,更有着超越历史的时代价值。英雄的故事、抗战的精神,会在一次次讲解中更好更广地传播开来、流传下去,转化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施亚泽 田馨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