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南通日报

36份检察建议助力社会治理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A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 (记者黄天玲 通讯员钱丽君 倪超)近日,海门区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应某某因在缓刑考验期间无证驾驶被公安机关查处,后法院依程序裁定,撤销缓刑,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这是自2024年10月海门开展“失驾”人员专项整治以来第5个被收监执行原判刑罚的矫正对象,而这一专项行动的启动,源于海门区检察院的一份检察建议。

去年3月,海门区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社区矫正检察中发现被吊销驾照的被宣告缓刑人员王某存在无证驾驶行为。经深入调查,又发现5名同类违法人员。当年8月,检察院与公安、司法三部门召开联席会议,9月会签《关于加强“失驾”人员无证驾驶常态化执法检查和协作的意见》,建立数据共享、季度专项整治等机制。截至今年上半年,44名“失驾”人员被查处,其中5名矫正对象被收监执行原判刑罚。

近三年来,海门区检察院累计发出36份社会治理检察建议,5件获评省级优秀,形成“办案—建议—整改—回头看”的闭环。在民生领域,该院从一起停车不当引发的交通肇事案切入,推动职能部门科学规划道路停车位;针对户籍迁移、农村自建房安全、医保监管等方面发出7份建议,将办案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在犯罪预防方面,聚焦酒驾、侵害未成年人等高频问题,向主管部门发出6份建议,强化特定领域和特定区域的犯罪预防。某企业员工职务侵占案办结后,检察院向该企业发出规范财务管理的建议,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问题,先后向相关企业发出检察建议5件,推动企业堵住管理漏洞,提升规范经营水平。

每起案件都是社会治理的晴雨表。海门区将检察建议作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通过大数据筛查发现类案隐患,借助联席会议凝聚共识,以“人防+技防”推动长效治理。从交通执法到企业运行,从公共安全到未成年人保护,检察建议既治“已病”更防“未病”,实现了“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