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传书画鉴定之道 育文脉传承新人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A04版:南京文化人才       上一篇    下一篇

萧平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期间留影

萧平在展览现场进行讲解

“金陵山水四百年”——“金陵” ·“新金陵”文献 暨当代金陵山水名家邀请展现场

  萧平名师带徒计划

  本期南京文化人才资助项目

  本报记者芮天舒

  画室的暖光照亮了挂在墙上的《令公检玩图》。江苏省国画院一级美术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萧平面朝南京文化人才资助项目“萧平名师带徒计划”的两位徒弟,娓娓道来画作的精妙之处。

  “这幅画由清代画家王树毂绘制,采用‘铁线描’这一传统绘画技法,以形如铁丝的刚劲线条,表现人物衣物的硬质褶纹。”他用手指向人物进行详细解释,来自十竹斋艺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两位徒弟王园园和居晶晶凑近观察并记录,讲解与请教的话语在室内流转。

  十竹斋艺术集团与萧平携手实施的“名师带徒计划”通过举办艺术鉴赏课、策划主题展览、线下鉴定活动,帮助徒弟掌握中国书画的艺术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对书画作品独特的感知与理解能力,也为中国书画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艺路深耕成大家

  出身于重庆书画世家的萧平拥有一方闲章:生于山城,长于石城。中学6年,他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度过。18岁那年,他考入江苏省国画院专修班,有幸得到傅抱石、钱松喦、宋文治、亚明等新金陵画派艺术大师们的指点,为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963年,时任南京博物院院长的考古学家曾昭燏想在专修班学员中挑选一人到南京博物院学习古书画鉴定。经老师综合考量,萧平被认为是合适的人选。他来到南京博物院古书画保管部,师从书画鉴定专家徐沄秋先生,学习中国古书画鉴定与研究。面对重要藏品,萧平不仅眼看、心记,还在笔记本上绘成简图,留作资料,这也使他鉴赏古画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此后,他拜书画鉴定泰斗徐邦达先生为师,在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外博物馆鉴阅书画逾万件,对唐宋元明清各家各派了然于胸。通过与画史、画论研究与鉴定实践相结合,他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中国古书画真伪鉴定方法。随着研究越发深入,萧平越觉得“传承”二字迫在眉睫。

  “现在不少青年艺术人才有热情、有创意,但在传统书画的理论体系、鉴赏技巧、文脉理解上,还需要更系统的指引。”正因如此,当十竹斋艺术集团邀请萧平参加“名师带徒计划”时,他立刻答应了。

  “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做一做‘传帮带’——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传’下去,‘帮’青年人才补短板、促成长,‘带’出能扛起文化传承大旗的骨干。”萧平说,让文脉不断、艺术常青,是他最大的心愿。

  倾囊相授育人才

  “过去先生们如何教我书画鉴赏,我就原原本本地教给徒弟们。”萧平对明代书画家董其昌的画作有着深入研究,常常通过艺术鉴赏课程和徒弟们进行分享。

  “董其昌很注重绘画细节的表现力。比如画一组树,每棵姿态都完全不同,每棵树的枝干出枝的摆布都很讲究。”萧平进一步介绍,龚贤在十几岁时跟董其昌学过画,他的早期作品对树木的处理方式,与董其昌的理念一脉相承。

  在“名师带徒”的过程中,萧平重理论讲解,也强调实践操作,这让徒弟们感觉受益匪浅。

  “每年春秋两季拍卖期间,各大拍卖会均集中展出作品。萧平老师会带我们去拍卖会现场,边看、边讲、边考我们,帮助我们在庞大的艺术品市场中练就‘火眼金睛’,掌握真正的鉴定要领。”十竹斋画院副院长王园园回忆,通常一天要看两到三场拍卖会,涵盖上千件作品,老师虽已过耄耋之年,但讲解起作品时依然神采飞扬。

  在萧平的教导下,南京文物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居晶晶学会了通过印章来鉴别书画真伪,并发表了论文《解析印章识别对书画鉴定的作用》。居晶晶介绍,古代印章的材质多样,不同材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磨损痕迹。如一枚长期使用的铜质印章,其边角会有圆润的磨损,印文的线条也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这样的磨损痕迹真实而自然,很难伪造。”她说。

  “知行合一”践传承

  作为源于明代万历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十竹斋”是南京的一张文化名片。萧平鼓励徒弟们要“知行合一”,将所学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指导徒弟们策划了一系列展览与文化雅集。

  其中,让徒弟们印象深刻的是2024年9月举办的“金陵山水四百年”——“金陵”·“新金陵”文献暨当代金陵山水名家邀请展。“由于展览作品横跨从清代到当代的400年时间。在策展前期,我们为如何进行板块划分而犯了难。”王园园回忆。

  得知徒弟们的困惑后,萧平指导其沿着金陵山水画发展的脉络,将展览划分为“金陵画派”“新金陵画派”“当代金陵山水名家”三个板块;为了丰富展览内容,他还拿出自己珍藏的名家作品加入展览名单。在师徒齐心协力下,展览通过百余件艺术精品呈现金陵山水画在400年间的辉煌历程。

  去年,居晶晶被选派到六合区横梁街道三友湖村党委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将“名师带徒计划”中积累的经验,融入乡村文化建设中。在萧平的指导下,她策划的“十竹三友——南京雨花石艺术交流活动”,通过“展览+文旅+电商”三线联动,打造艺术展览、溯源体验、文创展销及线上拍卖四大板块,深度融合历史文脉与乡村振兴。

  萧平最爱书画名家吕凤子所说的“艺术制作止于美,人生制作止于善”。他认为作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敢于付出,要有一定的社会担当。

  “我希望能尽自己所能,普及中国古代绘画和书法艺术的专业知识,帮助徒弟们及更多后备人才掌握书画专业鉴赏、鉴定技巧,开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新局面,推动艺术行业创新发展,为南京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