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诗韵越剧《织造府》
再写“红楼一梦”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A04版:南京文旅消费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芮天舒通讯员胡欣玥

  2024年8月10日,诗韵越剧《织造府》于南京保利大剧院首演。今年《织造府》载誉归来,将于8月23日再度亮相南京保利大剧院。该剧作为2025年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获得补贴额度为5%。

  作为南京市越剧团“金陵三部曲”的压轴之作,《织造府》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该剧独辟蹊径,以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心路历程为核心,讲述他重返江宁织造府后进入书中世界,与林黛玉、薛宝钗、贾母等经典角色展开跨越虚实的对话,深入探讨文学巨著的精神内核与未解之谜。

  “红楼一梦”有了新的风景

  越剧《织造府》讲述了曹雪芹完成了《红楼梦》前八十回后,后四十回却迟迟不能定稿。为了寻找灵感,他启动“穿越之旅”,南下金陵重访旧地,进入书中。他与林黛玉、薛宝钗、贾母等人共品悲欢,在似真似幻、似是而非中,感悟红尘起落。

  “穿越”书中的设定,让“红楼一梦”有了新的风景。舞台上,曹雪芹向黛玉谈起关于她的“同人文”《红楼梦》,与黛玉一同吟唱《葬花词》,表达对生命凋零的叹惋;同时赋予经典文学形象以现代意识。“你真的爱穿半旧衣裳吗?你真的爱看热闹戏文吗?什么金玉良缘,你当真信吗?”曹雪芹对薛宝钗的三句发问,如当头棒喝,使这位大家闺秀萌发了生命意识的觉醒。

  走进剧场,观众将听到、看到前所未有的《红楼梦》故事,如《葬花词》在戏曲舞台上,将头一次被以男腔吟唱——这本是曹雪芹的心声手笔。

  不仅如此,该剧突破镜框式舞台,在乐池上方架起品字形延伸舞台,构建起“春葬花”“夏品茗”“秋夜宴”“冬泪尽”的多维时空。主演李晓旭在中年落魄的曹雪芹和拥有曹雪芹灵魂的贾宝玉之间自如转换,结合戏曲“四功五法”展现疾驰圆场、挥袍跪倒等高难度身段动作。

  原班人马续写诗韵篇章

  作为“金陵三部曲”收官之作,《织造府》延续《乌衣巷》《凤凰台》重磅级团队,由一级编剧、江苏省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曹禺戏剧奖获得者罗周担任编剧,一级导演、著名京昆武生表演艺术家、梅花奖获得者翁国生担任导演。

  同时,还有各界的名师为剧目保驾护航:越剧艺术家竺小招、昆曲艺术家石小梅,以及李敏、陶琪、徐云秀、陈震,上海歌舞剧院的马涛、周杰老师等。

  《乌衣巷》描写“情之所钟,正在我辈”的魏晋风流人物;凤凰台》以爱为载体,探索“诗”在生命中的意义,两部剧均收获了观众与业界专家的高度认可。《织造府》将延续前两部诗画意象的风格,以回归戏曲本体的演剧形式,塑造一个全新的曹雪芹的人物形象,打造曹雪芹与红楼儿女的梦幻空灵世界。

  据了解,成立近70年的南京市越剧团是全国三大越剧团之一。建团以来,南京市越剧团除了传承《柳毅传书》《南冠草》等传统剧目,还创排了现代越剧《丁香》,“金陵三部曲”诗韵越剧《乌衣巷》《凤凰台》《织造府》和小剧场实验剧目。

  不过,创新的基础永远是守正。从《红楼梦》到《织造府》,原著的精神内核并未改变——即“悲悯之心、兴衰之叹、至诚之情”。

  新生代演绎“天选十二钗”

  《织造府》由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奖获得者李晓旭领衔主演,在谈到如何更好表现人物时,她表示,相比于克服技术上的难题,准确的人物状态更难找寻。这是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必须不断沉浸在人物里,不断在剧本中找到需要释放的能量和情感。

  为了揣摩人物的心理,她除了看《红楼梦》原著,还和编剧聊、和导演聊、和红学家聊,到江宁织造府听馆长讲更多曹家故事,希望从《红楼梦》的起点——织造府出发,演绎那个“活”在织造府中的曹雪芹。

  这次李晓旭需要扮演青年曹雪芹、中年曹雪芹和书中的贾宝玉,这三个角色在身体姿态、步伐速度和声音高低等方面都有不同,而且宝玉还是那种调皮、活泼的状态,都需要她及时地进行转换,并通过越剧表演语言去诠释。这对李晓旭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她传承了一代代戏曲工作者的创新精神,一边克服技术上难题,一边找寻准确的人物状态。

  此次《织造府》中南京市越剧团的新生代力量也亮相舞台,这群和十二钗同样青春靓丽的“新秀”被观众盛赞是“天选十二钗”。其中饰演林黛玉、薛宝钗和妙玉角色的分别是南京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殷春蕾、王柯边、佘颖。她们以青春底色演绎大观园韶华女子,在戏剧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靓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