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农商银行:银发港湾,暖意流淌
日期:08-20
当数字支付席卷城乡,阜宁农商银行由青年党员组成的“小圆服务队”,定期将金融课堂搬进社区养老中心。没有生硬的术语讲解,只有灶台旁的方言对话:在老人们排队打饭的间隙,队员用“卖菜秤砣作比喻”揭秘电子秤骗局;结合养生讲座传授“存折密码三不原则”;甚至帮独居老人设置手机亲情号快捷拨键。在陈集镇的红色文化基地,银行联合老年大学开设“智能生活体验课”,志愿者手把手教老人视频通话、线上挂号,当屏幕里浮现远方儿孙的笑脸,老人们混浊的眼中泛起泪光——技术由此成为亲情的渡船而非鸿沟。
针对失能高龄群体,该行建立“特需客户档案库”,客户经理化身“金融跑腿员”。无论是卧床多年的退休教师需要重置密码,还是行动不便的果园主人办理贷款展期,一通预约电话便召唤来带着移动设备的“银行上门专车”。更值得称道的是业务流程的“适老改造”:放大版操作界面、语音导航系统、亲属代办授权机制,处处体现对生理衰退的包容。在阜宁乡间,农商行的蓝色标识不仅代表着存取款服务,更成为守护银发尊严的灯塔——这里没有催促的铃声,只有耐心的倾听;没有冰冷的效率,只有温暖的等待。
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