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南京造﹄新材料加速走向市场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A03版:观察       上一篇    下一篇

  ﹃南京造﹄新材料加速走向市场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公示了2025年度“三首两新”技术产品认定名单,南京170项创新成果成功入选,入围总数位居全省前列。在首批次新材料类别中,南京共有4项产品入围。

  新材料产业既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它支撑着重大工程的建设,推动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在宁企业和研发机构不断攻关,在新材料研发上玩出了“新花样”。

  新材料产品层出不穷

  首批次新材料,是指在行业内实现原始创新或显著技术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进入市场初期尚未形成规模化应用的新材料产品。

  近期江苏省工信厅公示的33项省首批次新材料,广泛服务于半导体、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产品在使用功能、性能参数、品种规格等方面均有重大突破,总体呈现技术含量高、自主创新强、市场空间大、应用前景好等特点,代表了新材料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在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方面,江苏美特林科特殊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用合金与南京春辉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医用激光光纤,展现了南京在关键基础材料领域的硬实力。此外,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的超低排放用低阻膜过滤材料和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高光”)的OLED有机发光材料(绿光材料),在各自细分领域具有突破性意义。

  以南京高光的OLED有机发光材料为例,它是OLED器件发光的“核心载体”,是一类具有电致发光特性的有机化合物,通过电子和空穴在材料中的复合释放能量,产生可见光。有机发光材料是OLED面板的核心元素,直接决定了OLED面板显示质量。

  在近期举办的国际(上海)显示技术及应用创新展上,南京高光带来了自主研发的绿色主体有机发光材料。据介绍,这款核心材料经过十余年技术沉淀,如今已完成性能验证并形成稳定供应能力。

  “有机发光材料入门难、攻坚更难,研发过程可谓‘十年磨一剑’。”南京高光董事长钱超表示,“从2013年公司创立之初,我们就将有机发光材料确立为战略发展方向。这不仅是为了展现我们的技术研发实力,更是为保障我国显示产业链安全贡献一份力量。”

  创新成效显著提升

  蜡微粉,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剂,能够在高性能膜与高性能涂层的制造中发挥关键作用。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企业专攻蜡微粉技术,单项产品在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处于领先位置。今年,企业将研发与创新的重心放在了新材料锂电池这一新的应用场景上。

  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项目主管李佼佼介绍,通过将纳米复合蜡微粉涂附在电池的隔膜上面,当电池异常升温的时候,达到了材料的相变点,它就会熔化,阻断隔膜的孔,实现闭孔功能,防止电池的燃爆。“我们的成本大概是国外同类型产品的60%~70%。对于下游企业来说,能为它们节约20%~30%的成本。”

  新能源浪潮中,企业积极承接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电池用新产品定制开发项目。纳米复合蜡微粉这一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电池的安全性,为企业赢得了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的大额订单。

  南京天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韦海翔说:“在下游的技术推广服务方面,我们与客户共同开发了更多市场的新的应用场景,让我们客户的产品更加多元化,功能更加丰富,同时也给我们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

  集聚态势日益显现

  当前,南京市已初步形成“一核多点”的新材料产业布局。其中,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化工新材料占全市新材料比重超过30%。园区成立以来,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碳一化学两大主导产业链为主要支撑,新材料和生命科学为发展导向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全球最大的醋酸及衍生物、环氧乙烷及衍生物生产基地,是国内主要的乙烯、芳烃及高分子材料生产基地之一。在新型聚氨酯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新型合成橡胶、高端专用化学品材料领域优势明显。2024年,园区新材料产业产值超900亿元,集聚规上新材料企业160多家。

  扬子石化是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内的重要化工企业。长期以来,企业致力于“茂金属聚丙烯工业化产品开发”这一被列为中国石化重点科研开发项目的研发工作。

  今年上半年,企业突破关键技术瓶颈,使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新型茂金属催化剂,首次成功完成茂金属聚丙烯产品试生产任务,生产合格产品百余吨。

  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公司塑料厂聚丙烯车间主任任斌介绍,茂金属聚丙烯是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合成的一种聚丙烯。相比传统聚丙烯产品,其具有分子量分布窄、冲击强度和韧性极佳、可纺性能好这些特点。

  “茂金属聚丙烯制品我们一般主要应用于纺丝、无纺布、食品容器、包装、薄壁容器、医疗卫生等领域,是聚丙烯产品高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突破了关键的技术瓶颈,让扬子石化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茂金属聚丙烯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任斌表示,未来将继续开辟聚烯烃产品差异化、高端化研发的新路径,引领化工新材料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此外,南京经开区电子信息材料、浦口区膜材料以及江宁区、溧水区先进有色金属材料等也初具规模。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在7月份召开的南京市产业攻坚汇报交流暨推进大会上,一批重点产业年中“成绩单”发布。其中,新材料产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产业产值将力争突破2500亿元。

  近年来,南京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初步形成了以先进金属材料、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绿色建材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2023年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成功获批。南京还拥有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攻关方向金属氧化物、碳化硅)、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中材科技特种纤维复合材料、省建筑科学院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等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市在重点新材料领域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知名度高、竞争力强的上市公司和品牌企业,打造了10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46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产业规模稳步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优质企业快速成长,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南京市经济增长新动能。

  据《中国电子报》、交汇点、南京新闻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