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体育外卖”成上门经济新物种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第A05版:观察       上一篇    下一篇

  “体育外卖”之所以听起来新鲜,背后是市场发生了变化。随着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国家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家长更愿意为孩子健康投资,“体育外卖”也就应运而生了

  在手机上下单一份“外卖”,送来的不是热腾腾的饭菜,而是一堂上门体育课。

  “时间地点你来定,器械计划我来备。”今年,一种名为“体育外卖”的上门培训服务在南京等多个城市悄然兴起,主要面向青少年及幼儿,提供体能培训等辅导。这份“外卖”按学员需求定制课程内容,由专业教练携带器材上门授课,凭借时间灵活、送课到家的优势,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

  教练送课上门孩子下楼就练

  教练送课上门孩子下楼就练

  暑期周末的上午,“90后”小伙高鹏和妻子刘天秀身穿运动服,带上运动器材,来到南京建邺区的一处小区,开展上门送教。与业主和保安沟通后,他们来到小区的一块空地,将随身携带的锥筒、跳绳等器材摆好。不一会儿,他的两个不到10岁的“小客户”就来到了场地。高鹏和刘天秀先带着两个孩子热身,之后又带着他们进行了一些快速通过路障的趣味运动,让两个小朋友直呼“有趣”。

  从南京体育学院毕业后,高鹏原本在一家机构做健身教练。有次,一个朋友喊他到家里给孩子上私教课,他尝试了一下感觉效果不错,就琢磨着能不能多发展一下这样的业务。后来,他和同样做健身教练的妻子刘天秀双双辞职,开始做起“体育外卖”服务。

  “很多孩子去健身房锻炼可能坚持不下来,家长陪着去又要花时间,但在自家楼下锻炼就方便多了,孩子自己的积极性也上来了。”高鹏介绍,他们的私教课每节课时长大多为一个小时,会根据孩子的身体素质设计相应的锻炼内容,比如跨越路障跑步、高抬腿跳、拉力绳对抗训练、体操……

  高鹏表示,他接触的学员涵盖多个年龄段,最小的在上幼儿园,最大的有高中生;需求也各有差别,有的希望可以通过运动增强抵抗力,有的是为了应对中考的体育测试……教练会根据学员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项练习。

  在高鹏看来,“体育外卖”这样“上门送教”的模式成本低,相比于做机构教练的时候,收入多很多。经过他的介绍,身边不少相熟的健身教练也纷纷加入,形成了一个“体育外卖”服务团队。现在团队的服务范围包括鼓楼区、秦淮区、雨花台区、建邺区、江宁区、浦口区等地,家长在平台上下单,附近的教练会提供上门服务。

  运动平台探索规模化运营

  运动平台探索规模化运营

  据了解,“体育外卖”的从业者,目前以兼职为主。他们通过社交媒体等平台零散接单,利用空闲时间上门授课,灵活度相对较高。

  而除了这类兼职之外,全国范围内也已经有了更加规模化的第三方平台,以机构化的方式进行“派单”。

  “我们平台的上门体育服务已经覆盖了100多个城市,已有3000余名专业教练入驻平台。”北京“乐时运动”联合创始人陈学利介绍,相较于机构动辄几十节的大额课包和个体教练,平台推行的单次付费模式更获家长信赖。

  全国各地教练需通过“身份证+资质证书+教学案例+人脸识别”四重严格审核,方可入驻接单,自2024年底试运行以来,平台用户已突破20万。

  从市场需求看,青少儿体适能培训行业展现出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儿童体适能运动联盟之前发布的一份行业调查报告显示,到2023年底,全国儿童体育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550亿元,其中儿童体育培训市场规模约为660亿元。据宇博智业发布的《2024—2029年中国体育培训行业市场深度研究与战略咨询分析报告》,现阶段青少年体育潜在市场规模为2350亿元,属于高成长性行业。

  “体育外卖”如何走得更远

  “体育外卖”如何走得更远

  “体育外卖”的持续走热,也是“上门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过互联网平台,将服务人员或商品直接送到消费者指定地点的服务消费模式,越来越被现代人接受。

  除了体育外卖,近年来,上门经济不断涌现出新的形态:上门美甲、上门喂宠、上门做菜、上门收纳、上门给老人洗澡……只要有需求,就能送到家。

  据艾媒咨询数据,2023年中国O2O(OnlineToOffline,即线上到线下的商业模式)市场规模已超2.7万亿元,其中到家服务占比超过56%。预计到2027年,总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万亿元。

  然而,新兴业态的蓬勃生长,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尚未建立或完善的行业规范。如何让以“体育外卖”为代表的“上门经济”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浙江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吴晓露建议,市场需要法律监管介入,包括维权机制的畅通问题。相关中介平台应该发挥自身监管作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消费者在选择上门服务群体时,也需要进行一定筛选,尽量选择正规机构或个人。

  业内专家认为,对于以“体育外卖”为代表的“上门经济”,不能因为存在风险就直接否定,还得多一点包容审慎的耐心,加强规范引导,明晰执法边界,畅通维权机制。唯有加强行业自律,努力提升自身服务,才能真正赢得信任,让“上门经济”向上有“门”。

  据《扬子晚报》

  《浙江日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