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南京人工智能产业
“拔节生长”

日期:07-30
字号:
版面:第A01版:封面       上一篇    下一篇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举行。南京近20家企业携各自“拳头产品”亮相这场世界级AI大会,展现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创新成果。

  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近年来,南京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人工智能作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点,成为江苏唯一的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产业呈现发展加速起势、业态加快拓展的良好局面。

  世界级AI大会

  南京企业新品“首发”

  本次WAIC大会以“智能时代同球共济”为主题,首次聚焦“学术突破、软硬结合、全球治理”三大核心亮点,吸引了800余家企业参展,集中展示3000余项前沿展品和100余款“全球首发”“中国首秀”新品,规模创历届之最。

  南京炫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沐曦集成电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瀛创云(上海)算力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文娱行业应用大模型一体机在WAIC上首发亮相。炫佳科技CEO秦林介绍,该一体机集合国产芯片原生算力、平台优化技术、文娱场景算法,让视频创作进入“秒出片”时代。

  位于南京经开区的出门问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携最新AgenticAI智能硬件TicNoteAIGC产品矩阵亮相,并重磅推出以TicNote赋能的《听见胡同》AI艺术展。这场独特的艺术展在北京的老胡同深处汲取灵感,观众通过佩戴耳机、翻动纸本,在胡同墙投射的青砖斑驳影子里驻足,让TicNote牵线、让声音落字,共同续写胡同文脉。

  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次大会上带来了最新产品——AI量子点微生物检测平台。该平台是润和软件基于AI、开源鸿蒙、量子点等前沿技术创新打造,以快速、智能、低成本的检测技术实现病原微生物的高效精准识别。

  据了解,该平台通过自主研发的“AI微生物指纹识别技术+量子点超敏探针”,可快速、精准检测细菌总数,成功将检测时长从传统的48小时以上缩短至30分钟以内,“它可广泛应用于医疗感控、生物制药、食品安全、检验检疫、军队系统、公共卫生等领域,为行业提供分钟级检测响应、精准预警和科学决策支持,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该公司工作人员介绍。

  南京图灵微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向全球观众展示了中国法律AI领域的技术突破与落地成果。现场展出的法院检察院辅助办案智能体和“图灵法思”泛法律AI助手,凭借基于生成式AI技术实现的案情分析、类案推送、文书生成等核心功能,推动公众法律服务的普惠化进程。

  大厂集聚南京

  共筑AI高地

  7月11日,位于南京市的阿里中心开放,该中心聚焦人工智能、跨境电商等方向,开放亲橙创业空间,提供配套创业服务,这也是阿里巴巴在江苏的首个自建园区,这座聚焦人工智能与跨境电商的产业堡垒,将联动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打造全省最具竞争力的“AI+”产业高地。

  巨头企业的选择如同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产业集聚的涟漪。今年6月,百度南京中心在玄武区正式启用,这个计划总投入超百亿元的项目,不仅要建设自动驾驶、大模型研发两大实验室,还配套了孵化空间,“我们要做的不只是技术研发,更是培育让创新发芽的土壤。”百度智能交通事业群总经理李震宇在启动仪式上表示。目前,小度技术华东总部已率先投产,其研发的智能座舱系统正与南京本地车企展开适配测试。

  龙头引领之下,专业园区成了产业生长的“热带雨林”。当前,南京经开区集聚了全市超30%的AI企业,培育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4家,瞪羚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家,高新技术企业230余家,带动产业收入超70亿元,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自动驾驶控制系统产业集群两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究院、南大智谷研究院等一批特色人工智能创新平台。

  南京厚植

  AI发展“沃土”

  目前,南京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已涵盖基础支撑层、技术产品层和应用示范层等产业链各领域,在人工智能软件、算法,传感器及芯片、机器视觉、智能语音、智能无人系统等细分领域积累了一定优势。

  同时,南京积极挖掘电力、石化、钢铁、汽车等传统领域智能化升级需求,开拓制造、能源、文旅、卫生、交通等典型场景,聚力打造面向制造业的行业大模型,加快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打造一批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示范项目和典型案例,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南京经验”。

  厚植AI“沃土”,一大批创新企业在南京茁壮成长。截至目前,南京已集聚了硅基智能、出门问问、亿嘉和等人工智能企业和南钢、南瑞、埃斯顿等人工智能应用企业,形成了中国(南京)软件谷、中国(南京)智谷、麒麟科创园等产业链重点园区,空间布局持续优化,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南京将以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为依托,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路径,以拓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为先导,以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高质量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

  据南京发布、《南京日报》、南京市工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