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温暖的味道》讲述乡村振兴故事
日期:07-25
7月25日至27日,话剧《温暖的味道》在江苏大剧院上演,邀南京观众赴一场“温暖之约”
本报记者芮天舒通讯员胡欣玥
一段讲述人和土地的乡土故事,一个奋力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的生动缩影……2025年7月25日至27日,中国煤矿文工团出品的年度大戏——话剧《温暖的味道》在江苏大剧院上演。该剧作为2025年第一批次南京市文旅消费政府补贴剧目,获得补贴额度为5%。
《温暖的味道》由刘昊然、周显欣、阿木古郎主演,该剧以黄河沿岸历史悠久的塬底下村为背景,以苹果作为故事叙述意象,以苹果的生长周期为时间刻度,丈量塬底下村在时光的洗练中经历的自我革新。
现实题材
展现新与旧的碰撞
作为一部历时4年打磨的现实主义作品,《温暖的味道》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将故事背景设定在黄河沿岸的“塬底下村”,曾经因产区优势,村民开荒种出首批苹果脱贫;现今却因歉收,人们渐渐对种苹果失去信心。直到驻村“第一书记”、农业学博士孙光明带着新种苗和新技术回到家乡,帮助村民在种植技术创新中实现了突围。全剧围绕“情”与“理”的博弈,展现守护土地的老一辈农民与现代知识青年之间新与旧观念的激烈碰撞。
剧中一段孙光明和农学研究生毕业的农村青年萍萍的对话可谓点题:“为什么苹果产区在北纬37度,而不是日照最丰富的赤道?因为太阳和苹果的关系就是这样,太近了会灼烧,太远了又冰冷,只有合适的距离、合适的日照时间,才是真正温暖的温度。人和人之间也应该是这样……塬底下应该找到属于自己的温度。”
苹果为引
唤醒观众的深沉情感
“我们试图以苹果为引子,探寻人与人、观念与观念之间,如何找到合适的距离。”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该剧制作人、主演阿木古郎表示,剧中苹果的意象被赋予了多重象征意义,新品种苹果培育需要合适的距离,北纬37度的特定光热条件最适合其生长。新观念的扎根同样也需要特定距离,这个距离便是人情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亲疏分寸。
该剧在有选择地处理好乡村振兴题材真实性的同时,又以审美的视野构筑戏剧心灵图像,从剧情到演员、从服装到舞美,将“北纬37度的温暖”带给大家,对于观众而言,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主旋律话剧,更寄托着创作者在“新乡土审美主义”风格下对于家乡的文化想象,唤醒人类和土地千百年的深沉情感。
导演的二度创作和舞美的精心设计,让整个舞台既写实又写意,可移动、组合、旋转的巨大的黄土斜坡散发着泥土的味道,可翻转的多媒体大屏又很有时尚气息。演员穿行其间,人物命运起起伏伏,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位没有台词的百岁老人李大娘的形象,则带有某种象征意味,寄托着人们对故乡的眷恋。
青年演员挑大梁
吸引更多人走进剧场
据了解,话剧《温暖的味道》2024年巡演,靳东饰演孙光明,凭借沉稳内敛的表演风格,靳东斩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2025年巡演,刘昊然接棒靳东,首次挑战话剧演出,饰演青年版“第一书记”。
“知道自己要接靳团来演孙光明,心里有过忐忑。”刘昊然坦言,同样的角色,如何演绎出不一样的感觉,是自己确定参演后最大的挑战。
为了演好乡村干部,刘昊然下足了功夫,不仅在排练时,与导演及演员不断调整剧本,使其更贴合自己年龄。同时,还利用闲暇时间,观察下乡书记的生活。“现在不少和我年纪相仿的乡村干部,喜欢以短视频的方式分享自己的生活,我在短视频中,看到了他们如何以一个年轻人的身份,与村民沟通,这让我找到了不少灵感。”刘昊然表示,希望自己的演绎,能让大家看到更年轻更有活力的“第一书记”。
虽然首次在话剧舞台挑大梁,但刘昊然的台词功底及表演能力得到了同组演职人员的认可,更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走进剧场。“昊然的加入,让更多的人走进了剧场,爱上了戏剧,这也是我们戏剧人追求的目标之一。”
据阿木古郎介绍,《温暖的味道》2025年巡演共计24场,持续为全国各地话剧迷奉上来自北纬37度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