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各地通过“苏超”赛事链接资源,实现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对提振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造了远超门票收入的综合效益
“苏超”自5月份举办以来,热度持续攀升,成为2025年体育圈一个现象级热点。随着赛事的持续开展,江苏各地依托赛事引流,催生“体育+”消费场景,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从足球赛场踢出来的“好球”,正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引擎。
点燃城市激情
眼下,“苏超”正在江苏13个地级市火热进行,每场比赛都能吸引上万名观众到场观赛。赛场内,球员们奋力拼搏;赛场外,“网络爆梗”不断涌现。
在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菡菡看来,“全民参与+城市荣耀”是“苏超”的特色定位。在此背景下,以“地域竞赛”为集体叙事主线,通过主流媒体和新媒体的积极参与,形成爆梗连连、热搜不断,让体育活力充分点燃城市激情,从而实现破圈。“场上是老百姓在踢球,场外是老百姓在看球。大家一起造梗、接梗、玩梗,推动‘苏超’变成全民参与的社交活动。”胡菡菡说。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相对均衡,各地市历史底蕴深厚独特,形成了‘谁也不服谁’的发展氛围,也恰好成就了‘苏超’的热度。”胡菡菡说,江苏各地市的人对自己的家乡充满了归属感,同时竞争意识强烈,这赋予了“苏超”旺盛的生命力,不仅带动了现场上座率,还联动了文旅资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文化、体育和旅游之间的关联性强、耦合度高,是相互融合、相互赋能、相互促进的关系。”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川表示,下一步,江苏将继续以文化为内核、以体育为引领、以旅游为载体,深入打造“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活动,打造新场景、创造新供给、激发新消费,进一步满足大众需求,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流量带动消费
“苏超”红火的赛事效应不仅在球场上蔓延,更化作促进文商旅体融合的强大动力。为了进一步加快由“苏超”带动的“票根经济”发展,让更多消费者解锁“观赛+消费”文旅体验,江苏各地都借势推出了促进文旅消费的举措。
以南京为例,南京市文旅局与市商务局、市体育局等多个部门共同发起了“跟着演出(赛事)游南京乐享‘1+3’优惠活动”,5月9日起,凡购买南京市域内举办的大型演出和重大体育赛事门票的观众,凭观演(观赛)票据即可享受南京市域内景区景点、住宿餐饮、商场购物等三重优惠。
在6~10月“苏超”赛事期间南京主场周,南京推出“跟着‘苏超’购南京”促消费活动,以“1+3+12”为活动整体框架,围绕主赛场奥体中心结合国际啤酒节开幕式,开展1场“足球+啤酒”嘉年华促销活动,叠加联合文旅部门开展的“乐享1+3”优惠活动,联动12个板块围绕“苏超”赛事主题,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促消费活动。
南京还将组织各商圈商家,利用大屏开展赛事直播或精彩时刻回放,宣传城市标语,运用网络爆梗开展营销,用好城市互动话题,全城燃动足球狂欢氛围,聚集人气,显著拉动商圈综合消费。同时,鼓励各区打造特色夜间消费场景,适当延长商业街区夜间营业时间,延长外地游客留宁驻停时间。支持商家推出“加时优惠”,设置“能量补给站”,组织“球迷观赛趴”“集中应援团”等,承接赛事溢出效应,满足球迷赛后多元化需求。
“体育流量化为文商旅体消费动能的关键在于,让‘体育+’变成‘全民体育+’,应该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构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提升服务质量,让所有消费者都有参与感、归属感和获得感,实现从‘网红’向‘长红’的转变。”胡菡菡说。
融合促进发展
体育搭台,消费唱戏,激情在赛场外延续。
“‘苏超’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得更紧密了,巨大的流量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客流量的增长,也为企业下一步融合发展打开了思路。”徐州九顶山野生动物园营销部经理沈友荣说,作为一家地方野生动物园,过去的发展思路还停留在销售门票上,现在通过跟“苏超”球赛的“嫁接”,企业的经营方式也变得更加多样。
沈友荣介绍,动物园将金钱豹、棕熊等野生动物“踢球”的精彩瞬间拍摄成短视频,一经发布,点赞量迅速增长,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为今年暑期引流提供了很大帮助。“去年暑期我们的整体营收共800万元,今年在‘苏超’加持下,结合短视频和促销活动,暑期营收有望突破1000万元。”沈友荣说。
常州因“输球送免票”吸引超10万名扬州游客,盐城“观鸟+观赛”套餐预订量突破2万单,镇江西津渡夜游人数增长3倍……眼下,因“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已成为江苏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推动消费增长的新热点。江苏省体育局、江苏智慧文旅平台相关数据显示,“苏超”已吸引18万名观众现场观赛,带动6个主场城市的银联异地渠道文旅消费总额增长14.63%,形成“体育赛事引流、文旅消费变现”新模式。
“各地通过‘苏超’赛事链接资源,实现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是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集体叙事。对提振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创造了远超门票收入的综合效益。”胡菡菡表示,随着消费结构升级,体育赛事参与者的需求正发生深刻变化,接下来,各地应着力打造“沉浸式+社交化”的消费场景,提升赛事举办地品牌传播效应,将球场激情转化为消费热情。
据《经济日报》
《南京日报》
策 划:顾 军祁 绩
执 行:芮天舒
设 计:赵震岳毕 婷鲜曼青
总监制:梁建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