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江苏商报

快手南通家纺产业带618“备战”记:
“老铁经济”下的创新与突破

日期:06-20
字号:
版面:第A05版:资讯       上一篇    下一篇

  快手南通家纺产业带618“备战”记:

  “老铁经济”下的创新与突破

  快手南通家纺产业带618“备战”记:

  “老铁经济”下的创新与突破

  本报记者程宬

  六月叠石桥家纺城里,初夏的湿热空气里弥漫着打包胶带撕扯的“刺啦”声,仓库里工人们正将蚕丝被装箱上车。这些被子在48小时内将出现在全国的消费者床头。不远处的直播基地里,主播正对着镜头展示新款刺绣凉席:“姐姐们看细节!针脚是老师傅手工盘出来的……”屏幕右上角数字滚动,10分钟内数百单售罄。

  因为618年中大促,这里的节奏比平日更快了几分。

  这个曾经依赖传统批发市场的千年纺织重镇,正在直播电商的催化下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单纯的生产基地,蜕变为集柔性供应链、直播电商、体验经济于一体的新型产业生态圈。

  产业带的“南通速度”:

  从抗拒到拥抱

  时间回溯到2021年,年轻的朱景南怀揣着创业梦想来到叠石桥,他将目光放在直播上。“2021年5月,我尝试做了第一个品——定价99元的夏凉被四件套,采用付费打法,投产比达到1:50。”智信网络科技首席运营朱景南回忆道,“那时候我就意识到,直播电商特别是快手平台,将成为家纺行业的新大陆。”4年后的今天,他的公司年销售额已从2000万跃升至6亿元,拥有十几个24小时不间断直播的账号。

  与朱景南不同,觅糖家纺老板娘李燕的创业故事始于更早的2013年。从怀着孕摆地摊起步,经历过合伙创业的成功与失败,到2018年“净身出户”重新开始,李燕在淡季满是库存积压的情况下在快手找到了事业的转机。“去年4月,我抱着清库存的心态尝试在快手直播卖货,零粉丝起步,第一场就卖了1万元。”她告诉记者,“现在单场直播能达到五六千单,复购率高得惊人,有粉丝累计买了286单。”

  快手平台独特的“老铁经济”为南通家纺产业带的中小商家提供了品牌化跃迁的捷径。肖进鹏的经历尤为典型。这位从河北香河转战南通的创业者,最早在快手卖沙发垫、桌布等产品,凭借真诚的直播风格,快手账号“香河大鹏”积累了180万粉丝。“粉丝带着我转型,从沙发垫到被子四件套,再到凉席、袜子、拖鞋,都是应老铁需求一步步拓展的。”他说道。如今,他的自有品牌“亲听”已在快手家纺类目占据一席之地,单场直播GMV平均达50万元。

  顾她家纺主理人杜丽则代表了“厂二代”的转型之路。作为家纺厂家的儿媳妇,她和老公将父辈的传统家纺厂带入直播电商时代。“父辈做10年不如我们做电商1年的销售额。”她感慨道。从最初给主播供货,到如今自播与达播结合,公司年销售额已达6亿多元,其中快手电商渠道贡献了主要增量。

  信任经济学:

  5%利润背后的复购奇迹

  “在我直播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觅糖家纺李燕的这句话,道出了快手电商在南通家纺产业带成功的核心密码——信任。因为信任,觅糖家纺的33万粉丝创造了令人惊讶的复购率。李燕将成功归因于“超预期体验”:“我不会在直播间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而是实事求是地介绍产品,以真诚为基础,让粉丝收到货后有‘惊呆了’的感觉——居然能买到这么好的产品。”

  智信网络科技首席运营朱景南则将用户体验做到了极致。他展示了公司的一款蚕丝被:快递送货上门,拆开第一层包装是无纺布袋,再里面是皮包,皮包内还有一层内衬,最后才是被子,附带质检报告和保险公司的保单。“光包装成本就30元,但我们愿意为这种开箱体验买单。”朱景南说。更极致的是售后政策——无理由退货不限运费,即使吊牌拆了也全额退款。“每天因此损失几千元,但长远看值得。”他表示,这种政策下整体退货率仅2%~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沉淀。肖进鹏在快手7年积累的180万粉丝,是他最宝贵的资产。“有时我在直播间问‘7年前的你还在吗’?老铁们的回应让我感动。”他分享道,“有位沈阳的姐姐6年多买了30多万的产品,一场直播能拍20多张乳胶床垫送亲友。”这种长期关系改变了传统家纺一次性交易的模式,形成了持续的复购循环。

  顾她家纺主理人杜丽则通过内容强化信任。“快手老铁特别铁,他们不仅买家纺,还会问我戴的耳钉哪里买、160斤怎么穿显瘦。”她笑道。这种超越商业的情感连接,使得她的账号复购率在家纺类目中排名前三,“韩国凉席、太空记忆枕等产品,50%以上都是第二单或第三单。”

  “利用新疆低价棉纱、河南低成本人工和南通设计能力,构建了跨区域供应链网络,将省下的成本都投入到提升产品品质上。即使现在的利润只保留5%,但我认为这是相当值得的!”朱景南如是说。

  供应链重构:

  直播催生的“小单快反”模式

  快手电商对南通家纺产业带的赋能,最显著体现在供应链改造上。觅糖家纺老板娘李燕从最初借助面料商现成产品,到现在从研发面料开始全程把控,她走过了完整的供应链升级之路。“要追求差异化,控成本控品质,必须所有东西都自己做。”李燕展示了最新研发的可水洗蚕丝被——传统蚕丝被不能水洗,而通过工艺改造,加入20%其他纤维,实现了机洗功能。“这种创新需要从面料阶段就开始研发。”她解释道。

  肖进鹏的供应链策略则是“小单快反”。在南通,他不再需要大量囤货,“一场直播预估卖1000条,可能只备100条,好卖再大批量生产。”这种模式降低了资金压力,也使产品更新速度大幅提升,“在老家时一年只能做一款凉席,现在半年就出了8~10款。”

  这种柔性供应链对传统家纺行业是革命性的改变。“父辈时代做一单生意要等年底才能回款,现在做快手电商每个月都有回款。”杜丽对比了两代人的不同。她公公1985年开始做家纺,“拿着麻袋装现金”,但年销售额最高不过2000万;而通过快手等电商渠道,她现在公司年销售额达6亿多元。

  618“战役”:

  向上卷品质,拒绝内卷

  “卷价格?我们已经做到极致性价比!今年只能‘往上卷’!”朱景南口中的“向上卷”,指聚焦设计创新与品质升级。

  新品策略是四位商家共同的618焦点。与传统家纺不同,觅糖的产品强调“情绪价值”,“让人看到就感觉幸福”。为此李燕为618特别设计了“甜蜜系列”——带有手工盘花小动物图案的床盖和靠包。在她看来,618期间单场直播销量可达万单以上。

  香河大鹏的新品开发更为激进。“618前我们要再上8~10个凉席新款,覆盖学生宿舍、儿童床等场景。”他说。先小批量试销,根据粉丝反馈调整,爆款再加大生产。这种模式对南通产业带的快速反应能力提出了高要求,“从设计到上架最短只需一周”。肖进鹏如是说。

  “家纺行业的618与双11不同,夏季品类是主角。”顾她家纺主理人杜丽分析道。她准备了多款韩国凉席和透气夏被,客单价控制在150~250元之间。她告诉记者,618期间将采取“达播+自播”双轮驱动,除了自己直播,还会给多个快手主播供货。

  纱线与代码编织的

  新产业图景

  夜幕降临,东北的张阿姨按习惯打开香河大鹏的直播间,镜头前,肖进鹏正抖开一床新出厂的细条纹凉席,语气兴奋:“老铁们看这走线!南通师傅的手艺,三天前它还只是张设计图……”评论区瞬间被“已拍”“求加单”刷屏。张阿姨越看越心动,拿起手机就下了单。

  此时叠石桥依旧灯火通明。朱景南的选品团队刚结束与工厂的会议,赶赴下一场面料测试;觅糖家纺的设计师在打样间调整刺绣角度,赶工618预售款;顾她家纺的仓库里堆满即将发出的新品包裹。纱线与数据流在长江北岸日夜奔涌,织就中国制造业转型最生动的样本。

  当618零点钟声敲响,南通产业带的机器轰然加速。这里没有奇迹,只有布料与代码交织的确定性——是千万次穿针引线计算的必然,更是中国工厂与“老铁经济”共同书写的商业进化论。